第130页 (第1页)

  旋,帝亲往谒陵,素服行大祭礼,至陵内生异花处,降舆挥泪。

  作者有话要说:

  &1dquo;有佛可成。有众生可度。有法可说&he11ip;&he11ip;一切众生已成佛竟。已度生竟。已涅槃竟。”引自:卍续藏经:中国撰述&mdot;释律部《菩萨戒疏随见录》

  第63章金瓯缺

  巫妖再醒来的时候,似乎是在金銮殿上。

  他其实仍然感觉到很困,但耳边总听到有人在不停地激情澎湃的吵闹,仿如置身于菜市场。

  不知何时忽然静了下来。

  他听到一个疲惫而冷静的声音:

  &1dquo;皇太后已西狩西京,众卿既愿留下守城,便为朕之肱骨,不必再争执。”

  殿上安静一片。

  他听到熟悉的声音继续响起:&1dquo;内拟诏。”

  季同贞的声音响起:&1dquo;臣在。”

  萧偃慢慢说道:&1dquo;第一道旨意:端亲王萧冀殉国,忠显千古,追尊为帝,着礼部拟庙号,谥号。”

  忽然有大臣又急切道:&1dquo;皇上,端亲王与北狄蔺贼私下勾连,身后事尚且未能盖棺论定,是否再&he11ip;&he11ip;”

  萧偃淡道:&1dquo;朕意已决。”

  朝廷又安静了下来。

  萧偃又道:&1dquo;皇叔辅朕登极,佐理朕躬,抚定边疆,战功彪炳,其功德千古,不必再议。”

  季同贞道:&1dquo;臣领旨。”

  萧偃又道:&1dquo;第二道旨意:命宗人府于宗室近枝择一子,封为储君,与端柔大长公主一并西行赴西京,欧阳驸马随行,禁军指挥使秦怀刚率护军一千护送。若朕大行,即传位大宝,加封端柔护国大长公主封号,同亲王例,加封欧阳枢文忠信侯爵位。”

  朝堂上一片静默,季同贞仍镇定道:&1dquo;臣领旨。”

  此时安国公的声音忽然响起:&1dquo;皇上,秦指挥使熟悉京城守卫,若是命其此刻离开,则京城守卫恐薄弱。”

  萧偃道:&1dquo;祝如风、甘汝林二将在,守城无虞,安国公不必担忧。”

  安国公道:&1dquo;皇上英明。”

  萧偃又道:&1dquo;第三道旨意:拒绝和谈,驱逐北狄使臣出京,大燕与北狄不共戴天,死战到底。”

  朝堂仍然寂静之极,此次竟然无一人站出来反对。

  萧偃慢慢又道:&1dquo;大事已毕,朕早置生死于度外,愿与诸公同守京城——散朝罢。”

  季同贞忽然出来道:&1dquo;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臣等为吾皇效死!”

  朝上呼啦啦所有大臣都跪下了:&1dquo;臣愿效死!”

  萧偃远远看着虚空,并没有看着那些向他跪下来痛哭流涕的大臣们,仿佛这些悲壮和慷慨激昂,都与他无关:&1dquo;退朝罢。”

  何常安长长喊道:&1dquo;退——朝——”

  文武大臣们按班6续退了下去,一路窃窃私语,却见祝如风将军迎面大步行来,甲胄肃然,按剑而行,身侧还跟着钦天监正范左思,全都有些担忧起来。

  要知道钦天监地位然,又跟随着佩剑面君的禁军祝如风,如今非常时期,见到这两人总不由令人忧重,是否又生了什么不详之事。

  范左思迈进殿内,禀报:&1dquo;皇上,北狄大王子鲜于鸢求见皇上。”

  萧偃道:&1dquo;不见,和谈不再继续,请鲜于王子回罢。”

  范左思道:&1dquo;鲜于鸢道是以故人之身份求见,非以北狄大王子身份求见。”

  萧偃疲倦道:&1dquo;故人不复,见之何益。”

  范左思、祝如风拱手领旨刚要退下,萧偃却忽然道:&1dquo;罢了,请去东暖吧,朕见见他,问问看,他是否知道先生是否还能回来。”

  他起了身便往东暖去了,不多时,鲜于鸢在内侍的引领下进来拱手行礼:&1dquo;鲜于鸢见过陛下。”

  萧偃眼皮微抬看了他一眼:&1dquo;国师许久不见,风神如旧。”

  鲜于鸢长叹了一口气:&1dquo;陛下对鲜于鸢有误会。”

  萧偃淡淡道:&1dquo;对北狄的狼子野心,朕无误会。”

  鲜于鸢微微苦笑道:&1dquo;皇上,孤为北狄王后长子,自幼好研习佛法,巡视星宫看到密档,从祖辈起,北狄大星官受王命,一直派人破坏德陵的龙脉。我知道时,就已持续了四十多年了。孤大为惊骇,此为一国一朝之气运,擅自破坏,则生灵涂炭,必受天道反噬,便是得了这一代的好处,之后子孙国运都将会被反噬。孤苦苦劝说父王改变主意无果,便出家投身佛道,寻求救世之方。”

  &1dquo;这些年孤四方游历,不断苦行,积福行善,不仅在佛道巫蛊,孤都一一寻求过是否有破解之法。同时也还投效朝廷,想要找到化解这冲天怨气之办法。”

  萧偃脸上露出了讽刺的笑容。

  &1dquo;但始终不得其道,直到三年前元月十五,有圣人舍身殉天,净化邪魔,孤为修道者,窥见天道,却又为鲜于一族之人,亦受到了天道反噬。”

  &1dquo;佛道已不能拯救鲜于一族和北狄了,孤当夜大彻大悟,便解珠还俗,返回北狄王室,并且竭力争取到了这一次的和谈机会。”

  萧偃淡淡道:&1dquo;大燕三万降卒被火活活烧死,辅政皇叔殉国,鲜于王子,你不会以为,还能和大燕有和谈的余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