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 (第2页)

作者:漫漫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盛氏和杨贺赶紧对着薛夷光道谢,之后将手递给薛夷光,笑道:“妾身最近身子觉得好了不少,身上也有了些力气,每日按照郡主的吩咐多走走,踢踢毽子什么的,也没有像之前那样觉得身子酸软浑身无力了。”

薛夷光听后点头道:“确实比之前好了不少,但还是要坚持。”

之后薛夷光又将盛氏原来的方子换了两味药,调了调方子递给杨贺,嘱咐按这个方子继续喝药,再喝一个月后就停掉,有句话叫作是药三分毒,薛夷光还是那句话,盛氏比较适合食补。

两人对着薛夷光再次拜谢,他们是真心的,特别是在两人看来,永嘉郡主就是他们的贵人,若是没有永嘉郡主,他们不仅戴罪立功的机会,特别是在杨贺获罪后,盛氏没人照顾,再加上忧思,估计身子会雪上加霜,所以对于杨贺夫妇来说,薛夷光是救了他们的命的,是他们的大恩人。

薛夷光将两人扶起,对着杨贺道:“我听五皇子说了,你在我走后尽心尽力,之后我会像朝中说明你的情况,将你降职调入京中,你以后就在我身边做事吧。”

见薛夷光做出这样的许诺,不仅能保住官职,还能跟在永嘉郡主身边做事,这对杨贺来说可以算是件喜事了,他大喜道:“臣谢郡主大恩。”

两日后,薛夷光带着暗探,同五皇子还有王鹤堂一起回京。

路上因为秋颖身体的原因,薛夷光他们走得并不快,二十多天后才到达京都,不过这比起安国公还是快的了,毕竟安国公府是一府搬迁。

不过,令薛夷光没有想到的是,好久没有新人进群的大佬群中,迎来了心的大佬。

“黄道婆加入群聊。”

“黄道婆?”

同昌公主率先发出疑问,“道姑?”

道婆这两个字,很明显对方是出家人,而且看样子对方得到这个称呼的时候,年纪不小了,毕竟只有在道姑年纪大了之后才会被称为道婆。

“四娘见过诸位。”

黄四娘刚进群的时候是有些懵的,还是在乐于助人的蔡琰大佬的帮助下才找到界面跟众人打了招呼。因为在进群的时候会自动变成年轻时的样子和声音,所以黄四娘的声音有些少女的清脆,不是道婆两字垂垂老矣的感觉。

“所以你到底叫啥?”

班昭这个问题问出了群中大部分人的问题,群中的人虽然都是女子,但也都是有姓名的,特别是像蔡琰还有班昭,连表字都有。至于道婆四娘这样的称呼,显然不能算作名字。

“我没名字,我在家排行行四,你们可以叫我四娘。”

黄四娘解释道:“我确实是道姑。”

“群主,你给我们介绍介绍黄妹妹吧!”

蔡琰说道。

“黄姐姐是让人尊敬的女纺织专家。”

薛夷光说道:“黄姐姐改良了织布技术,她对棉纺织技术有着重大的贡献,她教会了人门错纱,配色,综线等技术……”

“在后世,松江的女子地位普遍比其他地方的女子地位要高,这和黄姐姐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松江的乌泥泾被闻名全国,这就是黄姐姐传给松江乌泥泾女子的崖州被,当时靠着这些技术,松江有着‘衣被天下’的美誉,可以说是黄姐姐改变了松江女子的地位。”

她一直说说想要提高大魏女子的地位,但是她现在做的太少,比起黄四娘来说她真的不行。不过通过黄四娘的故事,薛夷光更加确定了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这句哈,松江女子地位的提高就是现成的例子。

薛夷光讲述着黄四娘的故事,黄四娘也给在蔡琰的指点下摸索出如何发红包了。

不出意外,黄四娘的红包就是“衣被天下”

,这个技能主要还是棉纺织技能以及纺织知识等方面的,这个技能可以说是薛夷光现在最迫切需要的,因为她对胡族的边市政策上确实确实和纺织业有着很大的关系,她其实一早就想要改进纺织业,只是她在这方面知识十分匮乏,她想要做后世的珍妮纺纱机都做不出来。

有了这个红包,薛夷光觉得自己现在对纺织更为了解,思路也更加清晰。

黄四娘的到来,让群里很多大佬们和稀奇,因为这还是她们第一次见到一个技术性人才,她们这里的人不是才女,就是商人,皇族之类的掌权者,除了义妁外,黄四娘是她们第一个见到和科学技术挂上钩的人。

第204章悲惨经历

听了薛夷光对黄四娘的介绍,群中的人都纷纷佩服起黄四娘来。毕竟一个能让后世百姓为其建祠立庙的足以说明其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和地位,以及她们为百姓所作出的贡献。

“黄妹妹是家学渊源吗?”

班昭好奇地问道,她们这其中很多人能有成就和家族是分不开的,比如她和蔡琰,是因为父亲兄长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大家,再比如巴清,她的产业就是祖上传下来的,还有冯有,出身王族,对权力的渴望是刻在骨子里的。

“我年幼时的经历并不好。”

黄四娘对于提起自己年轻时的往事已经释然,道:“我出身农家,因为是姑娘所以不被家中重视,很早就被家中卖给了别人家当童养媳,后来我逃了出来,结识了贵人,日子才算是好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