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 (第2页)

何忠灿后醒,他紧跟着也起床了,第一件事情,他就走去了丁家老屋北房那边找李志文算账。

他也没想到要狠揍李志文一顿,但是一拳两拳他还是要打的,为自己老婆出气,表明自己是个男人。

谁知道,他敲开门之后,潘晋原告诉他,李志文昨天下午回来拿了衣服就走了,回知青点了。

听到李志文回知青点了,何忠灿没再去知青点找人。

毕竟他是军队干部,公然去知青点找人打人,很快又会传得满生产队的人都知道,过几天还会传到别的生产队去,影响不好。

何忠灿只能把这个账给李志文记下了。

吃完早饭之后,丁家人都过来了,他们帮着丁小甜和何忠灿拎着包,抱着秀琳,提着秀琳的小童车。

丁小甜把自己手里的锁和钥匙交给母亲,跟丈夫一起走到村头,接过孩子抱着。何忠灿背着装了行李包的大背篼,手里拎着小童车。

在村头跟娘家人等挥手作别,丁小甜抱着女儿秀琳,跟丈夫一起并肩向婆家人所在的桃树村走去。

何忠灿要回家过年的事情,何家人早些天从他写给家里的信里也知道了。

何家柱和周素芬两口子一早就预备了饭菜,等着给他们老两口心里最有出息的儿子接风洗尘。

杀鸡煮了腊肉,自己家还磨豆子点了豆花。

何忠灿最近一封信里面说了他坐多少号的火车,回来之后先去丁家,接上老婆孩子,隔天中午之前到家。

何家人对于回家过年的何忠灿,那是举双手双脚欢迎。

但对于跟着何忠灿一起回家的丁小甜,意见相当不小。

尤其是周素芬和她的大儿媳妇赵艳玲。

自从丁小甜任性带着女儿秀琳回了娘家后,三儿子何忠灿往家寄的钱就少了,从之前的四十元变成二十元。

周素芬和何家柱打听到,三儿媳妇去部队探亲之后回来,儿子就给她每个月寄四十元钱了。

在周素芬看来,儿子这样做就是不听话,把儿媳妇看得比父母更重。

为了这个,她生气伤心了很久,也让女儿良珍写了不少信去部队,教训外带诉苦,但她的三儿子却不为所动,还是给丁小甜寄四十元钱去。

控制不住三儿子的钱,也就控制不住三儿媳妇了,何家的另外两个媳妇慢慢地,也是不太听她的话了。

这些账,周素芬都算在丁小甜头上。

曾经她想过,丁小甜既然不想回何家了,那就永远呆在娘家不要回来好了。

这种想法,直到她听到丁小甜成为一个老革命的干孙女,那个老革命的儿子是自己的三儿子部队的领导后发生了改变。

桃树村知道这件事的村民们都在说,有了这个关系,何忠灿以后的前途有保证了,因为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大家都羡慕周素芬有了丁小甜这样的儿媳妇,以后不但何忠灿会前途似锦,就是丁家其他的人也会在参军和参加工作上面得到照顾。

在当时的人看来,不管是农村或者是城市,能够参军参加工作,那是最好的出路。

成为了老革命的干孙女的丁小甜,一下子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饽饽。

不少人都想跟丁小甜认识,交上朋友,希望通过她,为自己或者儿女或者亲戚谋取好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周素芬显然不能把跟着儿子回家的三儿媳妇往家门外推。

对丁小甜再多不满和意见,她只能藏在心里,忍着不发作。

毕竟何家还有那么多人指望着通过丁小甜的关系,能够参军,或者去国营单位里参加工作呢。

一直跟丁小甜不对付的赵艳玲,在丁小甜离开何家,回到娘家之后,没少在婆婆和公公跟前说丁小甜的坏话。

她就巴望着丁小甜以后回不来何家,又或者说回到何家后,公婆会狠狠收拾她。

听到丁小甜成为老革命家干孙女这件事之后,她一开始是不相信的。直到生产队的黄队长某次亲自说,公社的干部那次参与迎接了三位老革命,丁小甜也在迎接的行列,并且三位老革命专门去公社小学看她等等。

知道她听到的关于丁小甜是老革命的干孙女的事情是真的之后,赵艳玲是又羡慕又嫉妒又恨。

不过出于跟婆婆周素芳一样的目的,想让自己的一双儿女以后有关系可以参军有正式工作,甚至想让自己的娘家人因此受益,她也只能把对丁小甜的不满和意见藏起来。

在何忠灿和丁小甜返回何家这一天,她跟婆婆还有妯娌在灶房里忙碌,做饭,虽然一千个一万个不想干活。

大约十一点钟左右,何忠灿带着老婆和女儿回到了何家。

早就在家门前的竹林小坡上望着坡下那条小路的何良珍,看到三哥和三嫂走来,就让自己的侄子何文军去向爹娘报告,三哥三嫂到了,锅里的菜可以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