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第1页)

  大明共有一百五十九个府,其中除顺天府和应天府为两京所在,品秩为正三品,可余下的一百五十七个府分为三等。

  税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知府从三品。

  二十万石以下为中府,知府正四品。

  十万石以下为下府,知府从四品。

  夏藕瞧着这个知府的衣裳,寻思着应该是四品那一类的。

  别看自家夫君的年纪,只能当对方的儿子,但提督大人可是从二品,官阶高高地……

  她不由得与有荣焉,沾沾自喜。

  那知府姓路,哪怕不是在府城外就远接高迎的,但也算是会来事儿。

  听说提督大人带着家眷,主动将他的别院送给他们住。

  稷澂无功不受禄,直接付款了一年的租金,二十两的银元宝。

  因为院子是三进的大院,占地面积广阔,这个价位中规中矩,绝对不占便宜。

  之后,稷澂交给路知府一张单子,限他三日的期限完成,又嘱咐了几句,便带着车队前往别院。

  说是别院,但更像是与府衙做邻的大院,距离府衙不过几步路的距离。

  院落收拾的很干净,直接就可以拎包入住。

  哪怕比不了她在燕京丁香胡同的宅院,但出门在外,她也已经很知足了。

  她好奇的四处打量。

  倏忽,她指着远处的粗树,道“夫君,那是荔枝树吧?好粗的树干,起码有百来年了吧?”

  “那是宋代文惠堂在梌山衙署东侧的太守东堂内,陈尧佐为州守时所居,亦称丞相祠堂。堂下庭院有荔枝一株,为名优品种,相传为陈尧佐手植,人称将军树。”

  稷澂对答入流,眼底溢出一抹笑意。

  幸好他知道小娘子是个贪吃好玩的,便提前做了功课,连周围的花花草草也没有疏忽掉。

  夏藕又惊又喜,道“难道这就是知州詹范邀请苏东坡,到太守东堂饮酒品荔,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那棵荔枝树?

  “不错,那正是东坡先生赏啖之余,诗兴大的根源所在。

  且东坡先生还作引语,记述当时情形云: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之将军树。今岁大熟,赏啖之余,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自后,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便成了惠州荔枝千古不易的名句了。”

  “夫君,小藕也想吃那棵名树上的荔枝。”

夏藕听到典故,更是心痒难耐,不由得吞了吞口水。

  顿了顿,她又拧眉着眉心,问道“会不会不方便吗?”

  “只要娘子喜欢,又有何不方便?”

  说着,稷澂将官帽脱下,递给小娘子,之后将官袍的一角塞进腰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