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第2页)

作者:木兰竹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虽然李世民的功课是完成了,学识也掌握得不错。但这时候老师教书不仅看结果,也看重过程。

态度至关重要。

李世民就是读书态度不端正,必须被敲脑袋。

高颎离开大兴时,就感到了皇帝和杨素之间的气氛有些古怪,所以留下了人观察杨素的动静。

家仆前来送信时看了李世民和李玄霸一眼。

高颎问道:“可是越国公的事?”

家仆抱拳:“是。”

高颎道:“越国公之事无不可被外人所知的,直说即可。”

家仆在心里斟酌了一下语言,简略道:“陛下改封越国公为楚国公,食邑两千五百户。”

高颎点头,道:“知道了,下去吧。”

待家仆离开后,刚被敲了脑袋却和没事人似的李世民,好奇道:“老师,越国公是谁啊。”

李玄霸无语:“哥,你连越国公杨素杨公都不知道?”

李世民想了想,道:“你说杨公我就知道了。我还知道,越国公改楚国公,是厚赏!”

李玄霸嘀咕:“本来应该是这样。”

封王和封公中最高等的封号都是春秋战国的“国号”

。从春秋战国时各国国力强盛,划分王爵和公爵中的地位高低。

比如“唐国公”

的“唐”

是春秋不知名小国,地位就比春秋五霸“越国公”

的“越”

地位低。

最高等的爵位,自然是“秦晋楚齐魏燕赵韩”

,“秦晋楚”

又在这其中独一档。所以杨素从越国公改封楚国公,本应是“晋升”

了。

高颎虽然年纪大了,但耳力非常好。李玄霸嘀咕得很小声,他仍旧听到了。

“李三郎,为何是‘本来’?”

高颎问道。

他的结论和李世民一样,所以听完家仆传递的消息后就没再在意,以为自己之前察觉的皇帝和杨素之间气氛古怪是错觉,这对君臣关系仍旧很亲近。

但高颎已经在教导李玄霸时,见识过李玄霸在政治上异于常人的敏锐,便想听听弟子的意见。

李玄霸想了想,没有藏拙:“我与二哥伴驾回洛阳东京时,太史令曾向陛下上奏,‘分野有大丧之气’。”

李世民挠头;“有这事?嗯……唔?想起来了!

还真有!

当时阿玄你就叹了口气!

我记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