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第1页)

在考场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还有女子们和哥儿的骂声,男人也在骂着。

柳应渠按照位置走到自己的号棚,他一看不是挨着茅房神色就愉快了一点,他把考篮放在地上,自己坐在长凳上等待开考。

等书生陆陆续续的来了,衙役开始敲锣了:“闲人免进,乡试开考!”

在正主位坐着主考官,他挼着胡子没说话把考生的面容打量了一番,副考官也在旁边翻开考生的信息。

他的目光重点放在考案首的十个人身上,试卷放下去了。

他们这些考官也不知道试卷的内容,都是皇帝和朝廷重臣定下的,听说朝中的沈大人有亲戚在考试,他还主动避嫌了,让人抓不出半点错处。

柳应渠把前面背的全做完了,马上就是主观题了,他先打一份草稿。

贡院里传来唰唰写字的声音,寂静得很,有的考生紧张去了几趟茅房,神色沮丧。

三日之后,考生们面如土色的从贡院里出来,特别是挨着茅房住的考生,腿都在打颤,出来后立马就晕过去了,让人群中发出一声惊呼声。

沈清梧就在人群中等,他长得精致又艳丽,穿着红衣明艳不可方,周身的气质矜贵,不像是寻常的哥儿。

有人甚至觉得郡守大人家的哥儿都比不上沈清梧。

“柳郎!”

沈清梧喊道。

柳应渠揉了揉眉心,眼中满是红血丝,周身的清冷气质有点懒懒的,一听这叫声,立马就把目光投过去了。

在人群中一眼就看见自己的老婆了,神色怔了怔,手指微动。

他笑了笑,快步走过去抱住了沈清梧,语气软软的:“清梧,你来接我了。”

沈清梧心尖泛着暖,一听柳应渠的话,心都要化了。

“我早就来了,怕打扰你就没去看你。看你眼睛的红血丝,在贡院里一定没睡好。”

沈清梧去摸柳应渠的脸。

咳咳这大庭广众之下,柳应渠把沈清梧的手捏在手心里,挨着老婆闻着他身上的清香。

宁阳郡城的试卷立马由专门的人送进京城了。

在京城里的考官里也等着来自十五个郡的试卷。

第46章解元

在京城中这次负责乡试的是王和明王大人,他是正经榜眼出身,属于世家大族,在内阁中拥有很高的地位,是先帝托孤大臣之一,同时也是当今陛下的老师之一。

为人端方如玉,性子温和。

底下的官员还在忙碌把各郡的试卷整理好,这才分批到了各个学士和吏部官员的手中。

房间里传来翻阅试卷的声音,除此之外没有一丝声音,就连进出的官员们也小心翼翼的注意着手脚放轻,生怕打扰了他们阅卷。

试卷采取糊名和易书,由统一的人员进行抄录。王和明面露威严,他把自己认为好的试卷放在左手边。

这次的解元策论题正是出自王和明之手,如何看待以农为根本。

他们阅卷阅得越多就会越疲倦,这次的策论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生们的答案也是千篇一律。

偶尔有几个亮眼的试卷就让阅卷官员面露沉思之色。

“几位大人,这是凤君殿下给大人们送来的人参汤,大人们阅卷辛苦了。”

一个侍从让人把人参汤端在桌子上。

“谢凤君殿下。”

王和明挼着胡子喝了一口人参汤,面色轻缓。

“凤君殿下可真是贤良淑德。”

其中一个大人也笑呵呵的说道。

也幸好是凤君才有些管得住陛下,不然又有得让他们头疼了。陛下和凤君青梅竹马,还是要给凤君一些面子。

想到皇帝,几位大人都很沉默。

王和明也露出一个无奈的笑。

“我这边有一份试卷有些意思,他说农业上是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从农业上阐明了农业和边境的稳定性,论证了农业和军政的关系。”

这位大人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至今还未曾有人这么论证过,就是感觉这人似乎是武将那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