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第1页)

作者:陈财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两个老姨母死在了鲁老太的前头,死之前,恳求大太太让她们葬在旁边,清明时也有孩子能来烧个纸,敬三炷香,谁都不想当个漂泊的野鬼。

魏建信走之前,再次恳求母亲魏淑贤,让她离开东北,到温暖的南方去,祖母已去,弟妹也长大,她不必在原地,维持一个不需要维持的鲁太太名分。

往常魏淑贤有诸多的理由拒绝儿子,可这一回,她说:“让娘想一想。”

鲁有根原想和阿贤,还有三个孩子说说话,一回头,却看到他们母子四人在一起小声说话,有商有量的,他想插话,却没有余地,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他都已经脱离他们的生活太久了。

第134章

鲁有根的母亲去世,江心还是先听家属村其他嫂子们说的,霍一忠那天被团长留下来开会了,中午吃食堂,晚上很晚才到家。

有几个嫂子说好,等鲁师长和何嫂子回来,她们就去探望一轮,男人有男人的交际,女人也有女人的交际。

江心对何知云不爽快,但也点头说了好,反正混在人群中,不必太突出就好。

晚上霍一忠回来,有些疲惫,江心给他端来一碗热面,陪他吃饭。

现在天气慢慢暖和起来,手脚不僵,大棉袄脱掉,换上了薄衣裳,人人身上都松快了些。

“今年似乎少了很多出差?”

江心坐在霍一忠旁边,他已经有几个月没出去了,真难得。

“对,今年主要计划是训练,除非是上头点名出差办事,否则都不出去了。”

霍一忠一手玩她的手指,一手吃面,这是个坏习惯,可他们偏偏就习惯了。

两人上去睡觉时,提起了鲁有根老家丧葬的事情。

霍一忠说,和团里的几个弟兄已经让小康他们帮忙买了花圈,等鲁师哥回来,大家可能还会一起喝顿酒,不过听姚政委的意思,鲁师哥很累,并不想再应付这些了。

江心想,老太太活到八十八,确实算长寿,也能叫喜丧了,可再怎么说那也是丧事,何况现在整个情况晦暗不明,鲁师长不愿意大张旗鼓也是对的。

夫妻带着孩子,丈夫上班训练,孩子上学,江心在家里理家,偶尔算一下家里的钱,后头能买些什么东西,又能做点什么事情,钱生钱,现在不能动,不代表一直不能动,过得有几分“男耕女织”

的意思。

林秀偶尔会写信来,大概是见过了江心,受了人家的好处,放下了从前执拗的傲脾气,平和叙事,知道和霍一忠不对盘,连写信都直接写给江心,江心有些哭笑不得,只好自己把信读给霍明霍岩听,好在信不长,讲的都是家里人的事,那边的舅舅舅妈,还有表兄弟姐妹,似乎怕孩子们忘了他们,时不时得提点着。

霍岩开始懂事,也知道什么是亲妈后妈了,每到读林秀来信时,他就会抓耳挠腮,撒娇作痴,想逃避这种读信的时刻,孩子可能不懂表达其中的不适,但是抗拒是很明显的。

江心面上不显,心里却有几分暗喜,孩子还是向着她的。

霍明有时会不耐烦,但大多数时候能听进去,偶尔还会和江心念叨几句。

有一回,林秀说霍明的表哥表姐如何聪明可爱,现在已经上六年级了,会背好多诗,让她和弟弟也要学习他们。

霍明正半躺在江心的膝盖上,一双小短腿跟踩自行车一样动来动去,突然说了一句:“我记得表哥表姐,在爷奶家里的时候,她偷偷把鸡蛋存起来拿回去给他们吃。”

又说,“我和弟弟哭了也不能吃的。”

这个她,就是林秀。

江心哽住,话都不好往下接,谁说孩子没记性,该她记得的,全都记得一清二楚。

“妈,我们今年还去外公外婆家吗?”

霍明爬起来问她。

“今年不回去,等下回,你爸把假期攒起来,咱们再一起回去。”

这是江心和霍一忠商量过的。

“那外公外婆会想我们的。”

霍明就是想去和平平玩儿,看看小舅舅说跟红猴子一样的妹妹江安,还想去一趟申城,摇着江心的手撒娇,“去嘛去嘛去嘛。”

就连霍岩那小子都记得:“妈,我们去看水晶大吊灯!”

他还画了下来,只是江心完全看不出那个抽象的线条是吊灯还是头牛,只能闭着眼睛瞎夸他一顿。

“咱们再商量商量。”

江心也有几分想出去走走,天天待在家属村确实容易无聊,人的反应都要迟钝了。

这话刚说完没两日,江心就收到江淮的来信,读完信的她,心里发沉。

江淮写信来,说的是老水逃开后,一些关于侯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