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第1页)

作者:陈财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走之前,把许昌林那小子狠狠打了一顿!

把他腿打断了!

就是他引着那群戴红袖章的去我们家的!”

许杏林想起许昌林那只白眼狼就恨得牙痒痒的,若不是隔壁婶婶拉着,都恨不得杀了他!

江心战栗,轻轻吸了一口气。

许杏林却没有察觉到,还在说:“前几天,我放火把革委会的屋子给烧了。烧完了,他们想抓我,我躲了两天,今天就跑出来了。”

“所以你要走?”

具体细节不清楚,但听到这里,江心也算捋明白了。

“小金姐,我不恨你,我不会伤害你,你别怕。”

许杏林这才看到江心有些发白的脸色,又自嘲道,“过年前我和杜国宾说好,等过了年就找他进货,可今年不知道为什么,街上风声很紧,人人自危,那群红袖章又开始抓人,去年你给的五只手表我都没清光,就凑不到钱给他,一直拖着。”

江心由半跪着的姿势,改为半坐着,年前首都发生的事情,如同水面上的涟漪,一层一层地从中心传递到各个省市,原本暂时的平和,那两个月又动荡起来,不怪小常哥对杜国宾失约。

“小金姐,我们虽然吵过架,但你是个好人,我许杏林再不是个人,也得和你交代一声。”

小常哥终于把自己的全名说了出来,“我要离开永源,再不回来了。”

“那栋革委会的楼,还是从我许家抄来的,我烧的是自家的屋子。”

许杏林丝毫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他最恨的就是没有烧死人,没有把那几个拖了爷爷出去的人给烧死。

“那你要去哪儿?”

江心眉头紧皱,现在不论去哪儿都要介绍信,他走不远的。

许杏林从那件宽大的衣服里掏出一沓介绍信,都是舅爷爷连夜给他做的,全是空白的,盖了个章,他想怎么填就怎么填:“我有个堂爷爷和堂叔,从前借了我爷爷奶奶的钱,下南洋去了,现在在港城,十年前和我们家还有联系。”

“小金姐,我这一去,就再不会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本来今天想多更点,但是去跑建材市场了,争取明天写多点~

第131章

许杏林此人,祖父有名望,父母恩爱,兄长聪颖,前十五年,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从出生时起,人前人后至少拥着十几个人,从早上起床到夜里睡觉,听到的话都是“少爷请”

许家世代积累,医术名声在外,那依着许家世代积累的财富,若家中子弟不沾染吃喝嫖赌抽,是足以让他们十代不忧的,只要许氏子弟还在杏林一界,靠着他们许氏祖辈编写的医书,无论在什么年代,战乱亦或者是和平时期,都能过个不错的日子。

事情的起伏是在许杏林十五岁之后,兄长去世,父母连着陨落,爷爷中风,许氏医馆这棵大树倒下,人人的都变了一副面孔,从此昌盛街就再无许氏医馆,别说门第,就是后辈能否吃得上饭都成了问题。

许杏林和爷爷相依在永源市城北一条破败的老街里,头两年饱一顿饥一顿,不知道哪儿去弄钱和票,他年纪小,嘴上没长毛,无人找他看病,何况城里头还有西医,他许杏林也排不上号,可人活着总得要吃饭啊,于是往日昌盛街最风光的许少爷成了街面上的小混混,和人一起卖起苏联货,卖了两三个月,总算稳定下来,爷孙俩儿每日能吃上一顿馒头了。

这样的日子有一顿没一顿,平日里还得对着永源城北的雕哥等人低头哈腰,过了几年,遇上来永源市进货,却像无头苍蝇一样的小金姐,两人倒腾了一年多,他手上才攒了点儿钱。

卖货的时候,在街头遇上从前未出五服的堂亲许昌林,把他带回家,不过想的是亲戚之间互相照顾,如今大家亲人不多了,聚在一起,至少有地儿睡觉,一天能吃个馒头,两天能吃顿面条。

本来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很久,可今年却又有了新的变故。

许昌林这小子在街上卖货不小心被抓着,有人认出他是许氏医馆当年的少爷之一,就他写检讨书,和过去割裂,还威胁他要送去乡下改造,许昌林就是从乡下逃回来的,那胆小鬼害怕,就供出了许杏林的爷爷,说他知道有个大地主还没有死,从前给好多坏分子看过病,是个千古罪人,要批就批这个人。

于是那帮人就把许杏林爷爷给揪出来了,而当时许杏林正在外头乱跑,着急忙慌地想把手上的手表给出了,等回到家,隔壁婶婶才说爷爷被拖出去批。。斗的事情。

葬了爷爷,一脸狰狞的许杏林手上拿着根结实坚硬的木棍,把许昌林堵在屋子里,下了狠手打,打得他个不仁不义,打他个吃里扒外,打他个脱离关系!

许昌林先是挨了几棍,想还手,又打不过,只好双手抱头蹲在地上任他打,哭得涕泪齐飞,狼狈地叫嚷:“哥,不要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