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第1页)

作者:辛夷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陈樨的角色戏份不重,但串起了剧情。进组后她才听说当时有两个女孩进入了选角的最后阶段。黎导较为属意的是另一个电影学院在读的姑娘,认为她有灵气,形象贴合人物。投资方和制片人一致倾向于陈樨,理由是她样貌更有辨识度,且马术精湛。他们以不会骑马为由淘汰了另一个女孩,留下来的陈樨每天被导演骂得狗血淋头。

  一会儿说她骑马的姿势矫揉造作,一会儿抨击她哭起来毫无美感,别人没有经验是一块璞玉,她没有经验是一坨干粪。自己琢磨是死脑筋不开窍,上前请教又被骂浪费大家的时间,糟蹋演员资源。

  有一场陈樨在泥泞中爬向死马的戏,她足足被ng了3o多遍。黎导当着全剧组的面问候她的智商,说她演技还不如那匹假死的马,动作比她带来的傻子还蠢相,用普通话说完好不够,又操着广东话破口大骂。其他演员都看不下去了,与陈樨对戏的男主角主动提出多给年轻人一点时间。比她大十多岁的女主角也私底下安慰她,说导演脾气就那样,自己混到这份上照样挨骂。到后来陈樨只能在他们拍下一条时自己独自在地上反复地滚。晚上收工回去,其他人合伙请她吃了顿火锅。

  陈樨也不是吃不了苦头,但她活到二十三岁,还从没有被人从内到外地否定过。她第一次怀疑自己长得可憎,是个笨人,被迫打碎了所有的自我认知。即使她后来本着笨鸟先飞,人丑就要多学习的精神拼命弥补自己的“缺陷”

,尽量不拖剧组的后腿,可是一看到黎导沉下脸来点烟,她头皮就阵阵麻。

  说来也怪,陈樨以为黎导烦透了她,可是在拍摄最紧张的周期主动给她七天时间回去治丧的也是他。陈樨销假回来瘦了九斤,和之前拍摄的形象反差明显,导演见了眉头紧皱,骂她死蠢,责令不尽快把肉长回来就滚出剧组,事后又吩咐造型师想办法从其他方面弥补。

  正好那段时间化工厂特大爆炸事故闹得沸沸扬扬,各种事故惨状、违规内幕、索赔进展在各大闻上轮番登场,当地主管官员均有下马。孙见川的团队紧急公关,他登台演出还是被人砸了鸡蛋。陈樨尚是无名之辈,但投资方担心这件事会增加电影后续宣传的不可控性,私下商议不如及时止损,要不换角,要不干脆剪掉她这条剧情线。

  黎导操着不地道的普通话骂:“痴线!

人是她炸的?跟她有什么关系呀!”

  电影杀青后没多久,陈樨参演的电视剧三台联播。也是误打误撞,她错过的那个时装剧被压了许久,宋明明建议的谍战片也没掀起太大水花。倒是这部成本不高的古装片暑假档播出后火得一塌糊涂。不但男女主角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明星,其他参演人员也受益良多。陈樨的鲛公主扮相动人,结局凄美,是除了男女主以外最受观众喜爱的角色。这部电视剧最火的时候,上至卖菜大妈,下至小学女生都在议论剧情,街上售卖的廉价日用品上随处可见几个主演的剧照。谁也没有想到这波红利足足让几个年轻人吃了好些年。陈樨后来几个大奖在手,但她得承认,自己的国民度全靠当初啥也不懂拍出来的第一部戏。

  然而这是后话了。陈樨跟着电视剧到处跑宣传时,刚从电影剧组苦熬着活了下来,家中巨变的风波也没有彻底过去,可以说是她人生中最狼狈的时刻。还好她当时是个面孔,大家并未留意这人是否笑容扭曲,不过是因为脸冷话刁,面对媒体时不够热忱落下了脾气不佳的名声。

  本章完

  第128章浪里白条2

  人红是非多,大热剧总能给人提供各种各样的话题。陈樨和剧里的女一、女二号常常被拎出来比较。女一号就罢了,天生长了一张有观众缘的脸,走的是清纯可人的甜姐儿路线,人也是实打实地红透了,和陈樨不存在竞争关系。可女二号受限于不温不火的角色形象,剧播出后的讨论度连陈樨都不如。最尴尬的是她和男三号处于热恋中,男友在剧中却与陈樨是一对。观众对这段生死虐恋的意难平延伸到了戏外,总觉得他们现实中也配一脸。这么一来,女二号心里不痛快,她粉丝也不干了。很快就有陈樨是资源咖,靠她妈妈的关系强行加戏的消息流传出来。她和男三号在剧组对台词笑场的旧照也被解读为眉来眼去——明知别人有正牌女友还不知收敛,一看就没安好心。

  陈樨并不是传统大众喜爱的温婉佳人,误打误撞凭借鲛公主打开知名度,多少占了剧中痴情人设的便宜。她真人美则美矣,却过于锋利,予人以距离感。那种爱谁谁的态度在媒体面前也不讨好。有记者问她如何看待自己和男三号的绯闻,她答:“怎么可能,我和他私下完全不熟。”

本来纯属事实的一句话,配合她上挑的眉和嘴角若有如无的笑,呈现出来效果则是——“傻瓜,我怎么可能看得上那玩意儿!”

她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地把记者、女二、男三和他们的粉丝、剧情cp粉一同得罪了。

  风评传到宋明明那里,她痛心疾地告诫陈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陈樨跟她瞎贫,说自己不怕水,天生是“浪里白条”

。说完险些被暴怒的宋明明抽了浪筋。

  其实陈樨生于这样的家庭,哪里会不知道人言可畏。可冷眼观他人什么都门清,轮到自己又是另一回事。至少在眼下,她没有心思玩那套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