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第2页)

作者:米兰lady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就这样跪着,天色渐暗,风露侵人,饥寒交迫,他咬牙硬撑着,不肯移动半步。

  木然数着更漏,却想不起今夕何夕,意志也渐渐模糊起来。

  就在即将晕厥的那刻,忽地闻见了菀姬那熟悉的清香。

  他挣扎着睁开眼,果然看见菀姬翩翩而来。

  他惊喜地叫菀儿,她却不答。走到跟前,神色冷冷,朝他伸出手,手上没有jú花,只有一块生黄香。

  "这是你那日去深山割来的香脂脉结,我一直没用,如今还给你。"

  何意?他迷惑地看她。

  见他不接,她径直把香放到他面前,然后转身抬望月,道:"与君此生无缘,以后各自珍重。"

  他不信,急道:"我知道是太后逼你这样说的。你何必怕她,只要我们坚持,定可守得云开见月明。"

  她摇摇头,说:"我愿意嫁给颢,与他人无关。"

  他心中一恸,随即狂怒,道:"难道你是想做皇后?"

  她依旧没转身回来,不知脸上是何表情。沉默半晌,只说了声:"随你怎么想罢。"便轻移莲步,飘然远去。

  他冲着她悲喊:"如果是那样你会后悔的!

"

  她不理不顾,只留一个纱袂飘舞的身影,映着冷月清辉,如花精妖魅。

  天色甫明,他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来到福宁殿前求见父皇,跪下恭恭敬敬地叩,道:"我愿娶向小姐为妻。"

  此后菀姬即被曹家接出宫去住在娘家待嫁,顼再次在皇族家宴中见到她时她的身份已是东阳郡王妃。他看她,她却似浑然不觉,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始终不与他目光相接。

  他很清楚,最好的报复和宣泄自己所有愤懑的方式就是把皇位继承权夺回来。为此他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按照父皇的要求学习,其疯狂程度连父皇都看不下去,每每遣宫女来劝他休息。他锐利的锋芒也收敛了许多,渐渐学会用委婉圆滑的方式说话,知道坚持下去会惹父皇不快的事便不再坚持。他开始参政,认真办好交给他的每一件事,赢得不少赞誉声。对祖母和父母也异常恭顺,令所有人都满意并赞扬他的变化。他却在心中暗暗冷笑:看,要符合他们的要求其实是件多么容易的事。

  终于,父皇在病重之际决定册立他为皇太子。听到这个消息,他不禁眼中一热,百感交集,但他立即迎风而立,倔强地抬起头,让本欲涌出的液体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以后,他要做个坚强无匹锐意进取的皇帝,不会允许任何人察觉到他也有脆弱的时候。

  即位登基后,他很快把颢进封为昌王,后来又徙封为岐王,借向颢施予恩惠的姿态来强调他与颢如今的地位差别:他是君,颢是臣,君可以随时封赏他的臣子,但自然也可随时夺走臣拥有的一切。

  颢很聪明,他在被封为昌王后就上书请求辞去官爵为父皇英宗服丧守灵,如此晦光以求自保。但顼岂会轻易答应,他与颢之间这场持久的战争好不容易由他占了上风,他怎能让颢那么快就退出?他还没玩够。

  他还广纳妃嫔。

  皇后向氏其实很好,很贤惠,如大多士大夫家庭出身的小姐一样。她甚至还懂点政治,偶尔还能帮他分析一下国事形势,在祖母母后都坚决反对他变法的时候他的皇后却同样坚决地站在了他这边。他心存感激,对她敬重有加。但,也仅是敬重而已,他们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每次想到这个词顼都觉得异常可笑,哪对真正恩爱的夫妻会把对方当作宾客一样敬重而不亲昵呢?多少没有爱情的婚姻全都被活埋在这个冰冷的貌似和谐的词语下。

  于是他广纳妃嫔,希望能找到点的寄托。还是失望。其中不乏绝色美女或才情绝佳的才女,他仍旧爱不起来。他知道错不在她们,她们也许不见得比菀姬差,但只错在时机,她们始终晚了,那么多的春花秋月缱绻流年,她们怎能赶上,让他重赏过?

  或许,爱美人不如爱江山。美人不可持久,而江山可以永固。

  幸好他还有满腹的中兴家国的壮志,而今他终于有了机会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被从小约束着他的长辈整治得贫病交加的大宋。他抛弃一干被祖父和父亲视为治国栋梁的所谓良臣,大胆任用清高桀骜观点锐的王安石主持变法,一时间风云变色,惊得朝内朝外老朽们狂呼怒号。他知道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他等待着暴风雨之后的彩虹。

  很多时候,他会以为自己已经忘了那个叫菀姬的女人。但是,他真的忘了么?他知道这毕竟是个谎言。她的身影常会在他听见看到与她有关的事物时浮上心头,例如,在颢每次申请出宫居住时,他先想到的就是一旦批准颢的请求,菀姬就离他更远了。

  婚后,菀姬之于他就像是一株生长在水中央的荷花,思之反复而求之不得。

  然后&he11ip;&he11ip;然后有一天,她死了。

  --------------------------------------------------------------------------------

  2oo6-5-2417:2511楼

  >花的心

  普通会员

  (花的心)

  眼儿媚(13):久雨

  2oo3年o3月25日1o:o7:36 网易文化 米兰Lady

  久雨

  熙宁五年元旦一过,赵颢即应命前往西疆会合王韶策划收复河湟之事,赵顼没有遣人相送,只有舒国长公主及驸马、王雱等几个亲近之人出城送别。自他离京后,竟一连十数天雨落连绵,天色阴暗,久不放晴。

  此时变法渐至高chao,逐步适应之后地方上的反对声也没那么强烈了,前两年全国总的来说还算风调雨顺,所以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的实施的确对农业生产有所助益,朝廷的收入也相应增加,以枢密使文彦博为的旧党官员苦无策继续与王安石对抗,此刻见正月久雨不晴便联想到"天变"一说,于是密谋于司天监灵台郎亢瑛,欲借此扳倒王安石。正月十九,亢瑛向神宗赵顼上书,称天久阴,星也失度,定是上天不满朝廷所行政策法令故此示警,所以应该罢免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