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安兰初13 (第1页)

作者:灵琋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可偏偏柳三知道这其中绝对有问题,只不过被人刻意抹去,而真正的真相只是被掩盖了起来而已。

他身体的毒甚至乎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下的,而且在他昏迷不醒期间,他大逆不道的辱骂父王,导致他的父王对他彻底厌弃,偶然间又被雪莱仙子救治一次之后才有了他的清醒。

柳三说他那半年毫无记忆,可那些事又切实生的,他身边的人,乃至整个京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一切已经成定局,他人也已经被逼到了这地方。

柳三即使知道,他的就是那个蓬莱仙子下的,更甚至下药控制了他,让他浑浑噩噩的过了半年,以至于醒来时候不单只身中剧毒,还没了双腿。

可知道又如何,当初跪在宫门前,不少人看到蓬莱仙子好心救下他,哪怕他跟世人说蓬莱仙子用药控制他得疯病,世人也不会相信他,反倒是说他是个恩将仇报的白眼狼。

柳三是绝望的,可他不甘心,所以一直以怪病缠身广招名医,可惜所有人都说治不了,即便如此他也不放心,心中撑着那颗仇恨的心,除了给家人一根支柱之外,为安家翻案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说道这些,柳三那愤恨的模样,巫汐言是能够感觉得到的。

除了努力活着,柳三还对儿子实行拔苗助长,四年来王府大小事务都刻意让他接触,因为他明白只要自己一死,妻儿不会有好日子过,唯有把儿子培养起来,万一他去了,儿子就继续保护母亲和妹妹,只要有机会还能帮安家翻案。

柳三就这这样,心存希望,却也时时刻刻都感受绝望的支配,那兹味没人能能够明白,光是想想就知道是何等的难受。

而柳三说完了安家的事又说了自己的事情之后,在她跟前就哭得像个孩子似的。

巫汐言没让对方收起眼泪,毕竟说出来后又哭出来,心里自然就舒坦很多,对他现在的身体也有好处。

按照柳三说的,京都中的那位林林总总的做所所为,宫中那位恐怕屁股下的龙椅怕是坐不了多久的,因为四年来没少传出他迷恋蓬莱仙子机会到言听计从的地步,朝中不少正值忠义的大臣死的死,病的病,真假没有人知道,剩下的那些要么是一些不中用的,要么是一些奸恶小人。

尤其是如今晋国不少地方天灾频,贪官可谓有不少冒头,可宫中那位整日沉迷于蓬莱宫,听那个所谓的蓬莱仙子说道法,让柳四那个阿斗草包(对比之后她跟系统定论的结果)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

西北是苦寒之地,又加上西部镇守的将军是孤家寡人,京都没有亲人,这边的人没有变换,但是南部和西南那边,听说前任的将军因为触怒龙岩被革职的革职查办,换新的去之后根本没有任何威信可言,以至于领国蠢蠢欲动,时不时弄出些事来找晋国的茬,开战不过是迟早的事。

天灾已经可怕,再来个人祸,真的是够够的。

这边的将军本就是柳三太傅的门生之一,所以跟他自然是有几分交情,这将军忠心爱国,所以并不担心这边会像别的边境城那样。

可谁都知道,牵一而动全身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西北不殃及而已,想要解决,始终的得从源头切。

柳三说自己是拖着残身孤军作战,如今见到她,好比军师归位,他即便是毒治不好也不用担心的。

巫汐言当然没少给他泼冷水,只不过对方像是左耳入右耳出似的,当耳边风来着,显然这斯就是觉得她如今的身份是安兰初,脑补她是拥有各种神能的仙,不承认但是不代表做不到。

尤其是听到她说要翻案为安兰初了却心愿的话,柳三更是断定一定可以成事。

不管柳三如何,巫汐言也的确不觉得自己做不到,可即使有系统在,能做的事也就只有见招拆招而已,方法点子也比他们这个朝代的人多一些,她也终究是一个普通人。

不过既然宫中那位那么作死,她也不介意拉柳三一把,反正柳三虽然残废,可柳三老大可以当,现在培养还是可以的,她有十二年的时间。

不过这一切事情,都得等她从鹿神国回来再说,因为不解毒,柳三的命可是不长的,对于皇家那些事,比起她这个业余的任务者肯定想得更多,她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放在这专业的上面跨不过的地方填几把土下去,让专业的跨过去就可以,柳三想做甩手掌柜,没那么容易。

说着说着已是深夜,没有留对方在这里,反正那么多暗卫,那一点路程也不远,送走了父子二人,巫汐言才又回到厨房里窝着,自然是继续炼制柳三需要的那锅药,得炼制好两锅,想来好了的时候天也亮的。

清早,四个月的药量做好。

巫汐言简单的吃了东西,药交给了柳三的心腹。

柳三差遣二十个暗卫来护送她去的,她以人多碍事点了领和一对兄妹直接出。

至于补眠这种事,当然是在马车上补啦。

宁河镇地广人稀,出前一夜她就告诉了柳三要囤粮,当初培植蘑菇的养殖场来种植各种作物,柳三是知道并且亲临现场看过的,所以要做出来也很容易,至于管理的人,他也找到的,那就是程山。

从柳三那里得知,因为安家的事情,云秀小区被查封,那些因为云秀小区得益的人都被赶走了,所有人再次变成无家可归的人,但是柳三都派人暗中妥善安置,也因为柳三被贬,程山也带着一些忠心人来了宁河镇。

宁河镇说是镇,其实比起一个县还要大,因此管辖的村子地界也比较广,可惜的是西北地区土地贫瘠,种植的作物比较单一,还会时不时的干旱,因此作物收成比较差。

以往宁河镇的百姓因为上面还有个贪官,以至于租子交了之后,几乎都是食不饱的,直到四年前他到了封地之后那个狗官被他弄掉,让自己的人坐了上去,百姓的租子减到一成,实在交不出的可以欠一年,这边的百姓这才渐渐的吃得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