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第1页)

  “我知道了!”

唐念锦忽然道:“慈州一带当时虽然没有什么天灾,可是北方却有人祸!

你还记得饶晨吗?”

  “那个城门守卫?”

6宴对他还有些印象。

  她点点头:“对,他就是十多年前来到彭城的,当时逃难过来是因为蛮族入侵。若是这样,那时来彭城的难民一定非常多,一个女子带着一个婴儿是很难生存下去的。难民无法全都在彭城住下,他们最多在这里接受一下救济,就必须搬迁到其他地方去……”

  “这个时候,把自己无力照顾的孩子送到一家生活安稳的人家门口是最好的选择!”

  6宴:“这附近有两个村庄,都是当年逃难过来的人慢慢聚集形成的,其中一个前阵子遭了洪水,另一个叫北村,离彭城只有两日的路程……”

  唐念锦站起身:“事不宜迟,我收拾一下,我们明日就去。”

  ——

  一大清早的周晟就带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婆子进了6家。

  月儿进去禀告了一声。

  “周大人你这是?”

唐念锦不管事,刘仁良只能回来操持6家的事务。周晟总是往6家跑,他也算认识了这位年轻有为的大人。

  周晟脾气好,为人开朗,因为周宛的原因对唐念锦也极其关心。

  “这婆子是附近最会说道的人,我带她来劝劝唐姑娘,都多少天了,再这样下去,她恐怕有生命危险。”

周晟担心道。

  “昨天送去的饭菜也是纹丝未动,唉,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赶快进去吧。”

刘仁良前面带路,“劳烦您一定要好好劝劝唐姑娘。”

  那婆子声音洪亮,一边走一边说:“你放心,就我这嘴巴,死人都能给他说活过来,谁家没有一两个人走在自己前面啊,她这样的情况我见得多了,只要我去安慰安慰,说通了,让她把心底的郁气散了,保管没事!”

  “这人啊,最怕就是把自己关起来,一个人在屋子里胡思乱想的多了,不必要的事情也就多了。”

婆子道:“没事也要出事!”

  三人到了唐念锦房前,刘仁良正要敲门,却看见紧闭多日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这几天唐念锦一直呆在房间里,皮肤有些苍白,外面的光线刺着她的眼睛眯了眯,看着门外站着的三人,她有些吃惊:“周大哥,你怎么来了。”

  “我担心你,过来看看,你肯出来就最好了。”

周晟看着她消瘦的样子,面露担忧。

  “姑娘,你听我一句劝,人走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可是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往前看。你心里有什么别的事啊,就和我这个老婆子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