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一善养母去世 (第1页)

她现在只剩下钱了,除了这些他还能给予一善什么呢?

都说她是个富婆,可是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精神上的穷人,穷的只剩下金钱。

而且一善内心太富有,对于金钱压根无所谓。

王娟在生死面前,才知道活着的道理。

这一辈子她都为了金钱拼命,如今方6o岁不满,就患上了不治之症,要是钱能换来生命重来。

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王娟的心中,一善走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而对岸的亲儿子二哈,已经走进了地狱之门。

她边想边叹气摇头。

日常,一善负责做饭,出去买菜,妙真一心一意照顾瘫痪的王娟,两个人合作分工,看上去事情很多,但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而王娟的身体明显好转。

空闲时间,妙真跟着一善打坐参禅,学习佛经。

两个人,像夫妻,又像朋友,更像师徒。

有时候,分不清谁是师父,谁是徒弟。

妙真在一善的熏陶下,对真理的渴望和见解也大幅度升华。

她过往的经历也是一个天梯,帮助妙真,心灵往上攀登。

相处几个月下来,关系越来越浓郁,越来越亲密。

就像二合一,那种你懂我,我也懂你,灵魂上是一致的。

世上的婚姻和爱情,灵魂同步的,少之又少,几乎看不见。

他们的相处,就像天选之子,情投意合,天造地设的完美一对。

曾经一善对于出家人和俗人之间的芥蒂也在逐渐消失。

禅,只讲心的参悟,出家人不一定是佛,俗人也能是僧。

佛学博大精深,没有很深的证悟,就连一善这样的菩萨,也往往被蒙蔽了。

这话出自一行和尚。

一善返回普陀山的时候,他就是这样教化徒弟的。

就在一个安静的清晨,邻居家的公鸡还没有叫,狗也没有出犬叫声,大自然寂静一片,一善和妙真正在酣睡。

王娟穿戴整齐,她知道自己要走了。

在床上留下了一封遗书,然后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没有多久,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很快,眼睛闭上,嘴巴也闭上,五官端正,没有一丝不安。

就这么悄悄地走了。

没有给孩子们带来一点临死前的痛苦,也没有为自己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

就像人来到这个世界,她就这样去了该去的地方。

妙真的闹铃早上5:oo。

她下床,要去看看婆婆,这是每天的例行公事般。

晚上睡觉前,安顿好王娟,确保睡着了,被子盖好,睡的香。

半夜2点还会起床,盖好被子,要是上厕所,得换上尿不湿。

虽然王娟不习惯用,那也比一天重复换裤子方便,还不折磨自己。

“妈妈。”

妙真轻轻地喊了一声。

没有动静。

“妈妈。”

妙真又喊了一声。

平时,她只要喊一声,王娟就会醒。

她的睡眠很浅,一点小动静就惊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