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十三章 (第1页)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自从肃王夫夫正式成就好事,也便不再避讳,不管多晚都回主帐就寝,只是有些事倒也不必昭告天下,故而当前还有不少人以为他二人只是逢场作戏,甚至还有知情更多的人,以为二人即将决裂。

赵诙便是这般,又是为日后士族境况担忧,又是为堂兄痴心错付伤怀,又是为王爷过河拆桥愤懑,连着几日都不曾有过好脸色。

“我看呐,此事就未必到了那个田地。”

沈小姐一边为他绣荷包,一边道。

赵诙叹息,“肃王已经宠幸了侍妾,我堂兄那样目下无尘的性子,哪里就能忍得”

沈小姐笑笑,“所以你们这些男人自负聪明,日日在外做你们的大事,却连最浅显的道理都看不出来,若是王爷当真宠幸了那侍妾,为什么至今都没有册封的消息,更不曾多出新的营帐再比如,前日你回来说那日肃王休养,堂兄去处理的军务,用的还是肃王的私印,若是当真和离了,还会信重如此何况若肃王在,你堂兄何时管过军务”

赵诙喃喃道“那也有可能,夫妻情分断了,可还是袍泽兄弟。”

沈小姐白了他一眼,“或许有破镜重圆之说,可我从未见过恩断义绝后还能情同手足的。”

赵诙深觉夫人说的有理,还欲说些什么,就听有人来报,“赵公子,沈大人从肃州来,二位殿下设宴为他老人家接风,请你并夫人一同过去。”

赵诙夫妻二人到时,沈觅正坐在帐中与肃王答对,几人互相见礼,看到爱女气色红晕、女婿温柔小意,沈觅也彻底放下了心,笑道“等王妃来,还得谢过他保的这桩好媒。”

“明明是我们一同保的媒,怎么就独独谢过他了”

轩辕晦挑眉,“沈大人你这可偏袒了些吧”

沈觅心中打了个突,他摸不透如今肃王夫夫的关系,更怕轩辕晦暗指自己完全投靠了赵诩,见轩辕晦面上不见半分不悦之色,才微微放下心来,笑道“既是王爷主外,王妃主内,先谢王妃自是应当的。”

轩辕晦心中清楚他所想,也不点破,对一旁的守宁道“王妃去哪儿了,怎么这会还未到”

“回殿下的话,王妃今日去清点府库了,半个时辰前往回赶,估摸着也快到了。”

轩辕晦点头,对沈觅道“时辰已很是不早,横竖此处没有外人,咱们便不等他了。”

他这么说,旁人谁敢说不于是众人便推杯换盏,说笑起来。

赵诩来时,轩辕晦正给他们说欧悬与他那丑妻的轶事,说到好笑之处,整个人前俯后仰,乐不可支。

“王爷,仪态。”

赵诩又对沈觅拱了拱手,“司马别来无恙”

沈觅边回礼边打量赵诩,看到后者眉目清朗、唇角含笑,心里又松了口气不管如何,肃王夫夫尚未闹僵。

赵诩方在轩辕晦身旁坐下,轩辕晦便靠了过来,二人并肩而坐、小臂相贴。

轩辕晦在他耳边道“欧悬的东西可都到了攻城的云梯、旋风砲、床弩可都齐备了”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带着酒香的热气喷在耳廓,颇让人意动,赵诩瞥他眼,微微侧过头,贴着他面道“幸不辱命。”

轩辕晦竟然就着他唇蹭了蹭,手也顺着袍袖握住赵诩的,笑得像只偷腥的猫。

许是想起还有外人,赵诩拉开了二人的距离,可手却挣脱不开,便蹙眉换了左手用膳。

沈觅目瞪口呆地看着,转头征询般看向女儿女婿,赵诙亦是无比惊诧,沈小姐却用罗帕捂唇,笑道“二位殿下如此恩爱,让我等好生羡慕。”

轩辕晦在袍袖中晃了晃赵诩的手,“我与沈小姐俱是好命,能和赵氏的儿郎结为连理。”

沈觅这才镇定下来,联想到琅琊王小世子死于非命之事,心中暗暗生疑为何子嗣之事已无法破解,王爷和王妃反而坐实了

轩辕晦哪里管他心里想法,眼角斜挑,笑若春花,“为人臣,文可治国,武能。为人、妻,出得厅堂,上得牙床。想我白日征战黄沙,晚间红袖添香,神仙似的快活,唉,得此贤妻,夫复何求”

他本就身量高些,又将赵诩揽在怀中,乍一看还真有些风流伟丈夫的味道。

赵诩也不揭穿他,只为他理理衣衫,淡淡一笑,“王爷谬赞,妾无地自容。承蒙王爷不弃,还请王爷怜惜。”

这般和柔矫饰的话被他这般清朗高举的人说

出,竟无任何造作之感,反而颇有几分真情实感。

沈觅不知该作何表态,便只微笑饮酒,对未来朝局更添几分忧虑。

饮了会酒,轩辕晦还需练兵,便先去了。

待他身影离去,沈觅才道“二位殿下终成正果,乃是天大的好事,臣本无意扫兴,只是”

赵诩打断他,“我知司马美意,亦知司马顾虑。然而情之所至,到了这地步,已经丝毫由不得人了。”

沈觅唏嘘道“从肃州至今,王爷这一路历经多少艰难险阻,日后也不知还要生出多少枝节。”

“既是天命之子,自然就得担负天命。”

赵诩亲自起身,为沈觅行酒,换来对方受宠若惊的推辞,“彼时还需沈相帮扶才是。”

沈觅一直都是肃王阵营中仅次于肃王夫夫的人物,新朝初建,得一个丞相也是应该的,何况他幼子年岁尚小,定然还得倚仗赵诙,提携了他,也便是提携了赵诙,赵诩会如此允诺,理所当然。

沈觅与他对视一眼,将酒饮了,二人心照不宣。

赵诙看着自家堂兄与老丈人互动,深感无趣,正闷头吃菜,就听赵诩道“对了,沈相,独孤太妃可好”

沈觅顿了顿,“臣是外臣,自太妃娘娘归肃后,便不曾见过。不过,先前太妃跟前的女官曾来捎些太妃给王爷做的冬衣,让臣同军需一道送来,她还探问军情,问何时能打下长安,道是太妃娘娘思念家乡,盼着王爷早日收复京城。”

赵诩不动声色,“她老人家也是一生坎坷,我与王爷侍奉她也是应当的,且好生照料着罢。”

,,,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