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免费 > 第308章 刘如意 我四弟居然还有这样一

第308章 刘如意 我四弟居然还有这样一 (第2页)

作者:灵麓夜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他现在愈觉得国相当初真有先见之明。

燕地乃刘恒入主长安前的封国,现在虽然改设为郡,但地方上的官吏大多还是曾经刘恒手底下的那一批人。

还有细思恐极的一点,陈洛并未提出。

虽然他没有明确表示什么,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

至于颂文中记载的第二件重要事情,乃是大汉二十六年二月,匈奴进犯燕地,刘恒率军亲征,历时五月而反。

但是刘恒在大汉二十六年,亲征匈奴,理由用的乃是关中无储备粮。

在入主长安后第三个月,吕产和吕禄就光荣升迁。

作为天子的刘恒以身示范,推崇简朴,乃是对国家,对百姓,都有莫大的好事啊。

他这样做,莫非喜爱是军旅生活吗?

自然不是。

但是匈奴这次进攻燕地,只是其中右谷蠡王部族的行为,并非像大汉六年那样,举国压上,在得知大汉的正规军到来后,他们在三月底就选择退走。

如果这是刘恒早就设计好的,借关中储备粮少,需要亲征安稳军心为由,继而扩大自己在大汉军队中的影响力

故而刘恒的打算,根本不是借他们对抗功臣派。

他俩原本为禁军统帅,掌握着京畿地区最精锐的一支部队,要知道吕氏家族和功臣派对抗的最大底气,就在于此。

尤其是在第二个阶段,刘邦更加信任沛县元老,韩信有最高指挥权,但与底下的士卒算不上亲近,反倒那些从第一个阶段就掌军的将领,与士卒更加熟悉。

要知道当初刘盈没有嫡子的事情,急坏了多少朝臣,现在刘恒方才登基三年,就有了嫡长子,让长安众臣不由得放下心来。

那就是根据墨家弟子的调查,匈奴之所以会入侵燕地,乃是燕地的官员先行向外挑衅,最终引的矛盾。

大汉二十六年,匈奴进犯燕地是在二月。

陈洛笑了笑说:“你四弟是个好皇帝,甚至是罕见的好皇帝,比不过他,也没必要懊恼。”

而在敌人退走后,刘恒没有第一时间选择班师回朝。

一名将领影响力太高,并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修建露台又不算大兴土木,耗费的人力物力恐怕不到一座行宫的十分之一,他们没有理由反对。

第三件喜事,则是刘恒前日在早朝时,决定修建一座观测天象的露台。

这事过后,他尚且觉得自己若是坐在那个位置上,一定会注意到这些,不算被四弟拉过大差距。

要知道南方并未得到充分开,大汉征收粮食最重要的两个地方,一是关中,另外一处则是三河地区。

可谓是一环扣一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启就是未来大汉的太子。

在大汉军队展的三个阶段中,皆有周勃的身影。

二人升上去后,看似位置更高,但实际的权势比起功臣派的整体来说,如同蚂蚁见大象。

刘邦出行和居住方面非常简朴,但是在设宴招待他人的时候,讲究排场。

这一系列操作看似平平无奇,陈洛神色凝重地给自己解释完毕后,刘如意才知道自己这个四弟有多离谱。

但要知道,大汉二十五年蝗灾,调用京畿地区的储备粮,就是大汉二十六年刘恒亲征的理由。

而刘盈在设宴和居住上同样简朴,但出行巡猎时候,调动并跟随的人员不少。

于是他便当众宣布放弃修建露台。

而且有些自己看不懂的操作,需要经过陈洛的讲解,方才能恍然大悟。

刘恒后续的操作,更是让他叹为观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

这说明刘恒不想借助其他势力,牢固自己的根基才是他的选择。

原本描绘面临苦难的艰辛,使用的词句沉郁顿挫,而诸多喜事接连生,自然是欢快起来。

这是刘邦、刘盈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最开始,刘如意还觉得自己是没有想到那一层,可随着后面不懂的操作越来越多,不少甚至是“草蛇灰线”

,伏笔甚至在数月乃至一年以前,这就让他深感震惊。

因此现在的汉军之中,他的影响力达到一个非常恐怖的境地,绝大部分士卒都知道,并且认可这位周老将军。

如果说处理蝗灾仅仅算是文治,那么在朝臣眼中,这就可以称得上是“武功”

了。

上一任皇帝刘盈在位的那些年间,天下安稳,但没有什么对外的战功,让人潜意识里就觉得与刘邦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