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第2页)

作者:南烛青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张文玉迅带着楚瑜溜走了。

张文芳和周楚瑜都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相距一百米了。

楚智和楚信也顾不得再逗鸡玩,扔掉手中的木棍,连忙跑步跟上去,可不能让婆婆把妹妹偷走了。

夜晚,楚瑜一个人闭着眼,躺在自己房间的木床上,一动不动。等听到关门声,后续旁边没有再传出动静,她才缓缓地睁开眼,她婆婆果然以为她睡着了,已经离开她房间。

楚瑜正在梳理,今天领悟的道理,她今天可从她婆婆的对话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楚瑜心想原来婆婆他们说的,他们现在住在一起,才是一家人,是这个意思。等以后分开了,大家就变成了亲戚,这时候帮忙是情谊,不帮忙是本分。那以后我一定要,和婆婆一起住,才不要变成亲戚。嗯,还要加上哥哥和老汉。如果和妈妈变成了亲戚,以后看见了不帮忙,是不是就没人再说我不孝顺了不过以后我成了大佬,还是可以给哥哥们帮忙的,让他们成为大佬的小弟。

上面的想法,在楚瑜看来,就是自己搞清楚了亲人和亲戚的关系,等自己长大了,就能把不喜欢的人都变成亲戚了。

但今天楚瑜最大的收获是另外一点,那就是原来她老汉跟她吐槽的,说她婆婆会告状,还害得他们被打,原来是真的,她婆婆不愧是现任大佬。她要跟婆婆学,对着在意的人装可怜,这样就会有人心疼了。

楚瑜就这样梳理着,脑海中杂七杂八的念头,睡着了。

而张文玉和张文芳的讨论,在后来证实,也不算杞人忧天。

今年的干旱,确实如大家所猜想的,是最坏的情况,是三季连旱,中间下雨的次数不过五次。

楚瑜他们公社还好,基本都打了深井,不时的从井里和堰塘里,挑水去地里,减产了,但还是有收成。

今年楚瑜他们村,每亩田才收了两百多斤水稻,每亩地平均收了一百斤斤麦子。麦子因为是快到收的时候,才遇见干旱,所以产量受到的影响最小。

受影响最大的是红苕,之前每亩地能收三四千斤,今年每亩只挖出了六七百斤,连往常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其他的比如油菜,洋芋和大豆,情况也差不多,产量是往常的一半。

就这样,大堰村已经是附近村子里,收获最好的了。

大部分生产队,都算是颗粒无收,产量连以往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太阳火辣辣的烤着这片土地,长时间的高温让,以往郁郁葱葱的大地,已经从绿色变成了土黄色,杂草没有了任何生存空间,只留下了大树还在苦苦挣扎。

周德阳已经组织村民,把养的鸡杀了一半,趁着还没饿瘦,还有点肉,杀了腌制起来。

养蚯蚓的地方,已经从村里的菜园子,搬到了云霞山的山林里,靠着落下来腐烂的树叶和村民自制的饲料养着。

剩下的一半鸡,靠着这些蚯蚓,因为还能下蛋,就留着了。

而村里这个堰塘里的鱼,周德阳也早就起了出来,等不到过年了,堰塘都快干了。

只有猪因为太小,本来就没有什么膘,几乎是用全村的资源在喂养着,刚好又留着鸡,还有鸡粪。

清泽县的清江,已经有不少地方断流。大堰村山脚的这段河,还没有断流,还有一些水可以用。

这吸引着附近没有储水,水已经不够用的村子,就有附近的村民,挑着木桶,走几公里过来打水。

周德阳也没有阻拦的意思,还安抚住了大堰村的村民,不让他们和其他人起冲突,他已经听他们公社干部说过,其他公社里,已经有为了水,打死人的。

而且大堰村目前还是不缺水的,无论是上村还是下村,那些井都不是白打的,在他们还能活着的情况下,没必要不让别人活。

如果说这打水,还影响不了大堰村的话,那从四处投奔过来的亲戚,就涉及到村民自身的性命了。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