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明朝高皇后的懿旨 > 第220章 盈还是亏这是个问题

第220章 盈还是亏这是个问题 (第1页)

作者:云间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不光永乐皇帝看着他,太子和众大臣也在看着他,各有期待。

高希虽然是小臣,但他现在受到皇帝和太子的信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单从“皇家锦绣股交所”

和“皇家锦绣市”

的赐名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可是,在下西洋这件事上,皇帝和整个文官集团是对立的,你怎么回答都是错。

要么得罪皇帝,要么得罪太子和整个文官集团,你高希自己看着办!

唯有汉王朱高煦美滋滋的,你高希不是牛逼吗,看你这回怎么牛逼!

“陛下,臣以为陛下经略西洋的战略不可动摇,应一以贯之。”

高希斩钉截铁地说道。

永乐皇帝很满意,点了点头。

太子和众大臣则脸色难看,没想到高希一边倒地倒向永乐皇帝,这话说得一点余地也不留。

朱高煦心里乐开了花,如果没有人的话,他必定要起身跳起疆亚克西了!

“高希,你说,现在钱不够,你如何帮助陛下变出钱来,如何一以贯之经略西洋?”

朱高炽很生气。

自打重见到失散多年的爱弟,这还是第一次高希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去。

杨士奇作为高希的座师,见高希毫无气节地倒向皇帝,简直要以他这样的学生为耻了。他耷拉下眼皮,看都不看高希。

高希没有立即回答朱高炽的问题,而是问起了郑和。

“郑大人,小臣冒昧问一下,你可曾计算过前几次下西洋的盈亏情况?”

郑和停了一下,又看了看永乐皇帝,才小心翼翼地说道:“…略有…盈余。”

真的只是“略有盈余”

高希笑了。

高希是穿越人,当然早就知道答案,他这是明知故问。

郑和表情和犹豫的神态,也说明了一切。

后世有明史学者根据相关史料推测,郑和“七下西洋”

赚回的货物总值高达:黄金72。74万两、白银万两。这还不包括那些香料特产、狮子、长颈鹿等奇珍异宝之类的货物。

《明会典》中的记载:一只普通的大明青花白瓷盘,运到西洋,每个五百贯;一只大明的寻常白瓷碗,到西洋就卖三百贯。按当时官价,一贯等于一千文铜钱或白银一两。

是不是暴利得不要再暴利了?还有更离谱的呢!

在中土大明名贵无比的象牙,郑和船队在当地却“论斤采买”

,“每斤五百文”

。也就是说,一只大明的普通碗碟的价值,居然是象牙的几百倍。

理论上,如果你是随船下西洋的船队中的一员,你只要带上一筐大明普通的瓷碗,再回国时就“财务自由”

了。

下西洋,明明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为什么整个文官集团都要反对?

很简单,因为他们捞不到好处。

倒不是说,要给官员们多少红包、涨多少薪水,至少你得让官员们能保证正常的生活吧!

自大明立国起,明朝的官员薪水就很低。不,是极低。

比如高希,现在是从六品的官员,他的月俸是8石大米。

明朝“一石”

约为现在的94。4公斤,算下来“8石大米”

就是755公斤大米。光吃肯定是够了。

要注意啊,这“8石大米”

是工资(月俸),不是口粮。除了留出口粮,你要穿衣吧,你要坐轿吧,你要盖房子吧,你要买油盐酱醋吧,你要娶娘子吧,过年你要红包吧,你要偶尔出去聚个餐吧,你要买文房四宝吧,你偶尔还要向上司意思意思吧?

还有呢,你要请师爷、幕宾的话,也得你自己出钱。

8石大米的月俸,你说够不够?

还有让人恶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