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哗变 (第1页)

作者:窝头就咸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蒙古大军到了。

这是王化贞最后的王牌。

他本人挪用辽东军饷将近二十万两银子,许给林丹汗重利,希望对方能够出兵帮助自己。

这是他到任以来干的最大的一件事情,也是他最为有底气,敢对皇上一再的保证,一定会收复沈阳和辽阳失地。

天启皇帝也是因为他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他有求必应。

林丹汗已经亲口答应,会出兵四十万大军,帮助王化贞收复失土。

这是王化贞最后的王牌,也是他最后的凭仗。

今天终于兑现了。

王化贞早早就来到了广宁城城头之上,特意为此穿上了所有的行头。

有他的仆人在后面给他捧的一把尚方宝剑,两边的亲兵给他举的牌子,上学经略辽东,威震敌胆。

他本人还穿着一品官服,红麒麟大红官袍,脚蹬一双簇新的官靴,白边粉底。

为此他还专门修剪了胡须,一大早,就传闻给骆虎让他在城头上等候,本来他还想传话给熊廷弼的。

可是想到路途遥远,再想到那熊廷弼脾气非常的倔,更何况人家才是正儿八经的辽东经略。

他要是来了自己这两面牌子就不能举了。

于是他干脆就没叫。

蒙古的斥候,在前一天的时候就。传话到了城头上说是今天,蒙古大军,援兵会至。

王化贞真是欣喜若狂,他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履行了承诺,四十万大军集结连五天的时间都用不了,马上就开了过来。

城头上不光站的骆虎,还有罗一贵,祈秉忠,大同方面来得副总兵周遇吉,宁夏那边几个参将,一一列席。

也是早早等候在城头,可是一直等到了晌午头上,所谓的蒙古援兵,连个鬼影都没见。

王化贞正处于焦急之中,他不断派出斥候四处打探,几路斥候回来以后都是相同的话。

“大人,小的们四处都查看了,没有蒙古援兵的踪迹!”

骆虎和众位将官互相看了一眼,心中也是非常的疑惑。

至于罗一贵和祈秉忠更是冷笑的看着王化贞。

他们两个人对王化贞心中十分的有怨气,一方面是王化贞短缺着他们两部人马的饷银,说好的一些装备也没给。

也直到现在,援辽大军到现在还穿着冬天的棉甲,这还是从各地府库调运,又不是王化贞拨给他们的。

来到了辽东,辽东虽然寒冷,可是此时已经是到了夏末,最是炎热,让人穿着棉甲,简直就是自杀。

可是没办法,除了这身棉甲,压根就没有任何顶替。

问题是士兵的饷银已经拖欠了很久了,就连口粮都欠了。

援辽大军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顿吃饱,下一顿饭在哪,还不清楚。

好点的情形是一天以后,比较恶劣的是三天以后,通常情形都是两天,更坏的也有,等到七天以后饿死人,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而王化贞如此有底气,擅自挪用军饷,将这些军饷全部给了蒙古人的代价就是,能够换来蒙古人大军的支援,这也是整个辽东军团的指望。

整个方略熊廷弼都嗤之以鼻,他不断地规劝王化贞,“兄台,你还是醒醒吧,林丹汗总共的实力,能战之兵撑死不到两万人,他许诺给你四十万,那是纸人纸马吗?”

可是此时的王化贞,完全被蒙古使臣的花言巧语,彻底蒙蔽了。

对于三次经略辽东,完全了解了整个辽东情形,能臣熊廷弼的话,完全是置若罔闻。

他只想一心快收复失地,而蒙古使臣许诺给他的四十万大军,自然让他满心欢喜。

明军是不善野战的,离开了城墙,几乎完全就不会打仗。

一方面因为明军特别依赖火器,可这火器的质量,实在是让人愁。

终明一朝,火器的花样倒是很多,好多玩意儿,都是名不符实。

至于那些经过战场检验的火器,比如三眼火铳,平虏将军炮,这些最基本的装备,时常会出现炸膛,炸铳。

就连掌印太监王安,在皇帝面前试射火铳时,一个不小心的操作,炸断右手。

这也是他失去了掌印之位,被迫去南京孝陵守坟的直接原因。

要是没这事儿,魏朝也不可能上位,更没魏忠贤什么事儿。

挑到皇宫里的火铳还能生如此严重的质量事故,更不要装配到普通士兵手里的。

可是没办法,明军从上到下依赖火器惯了,偏偏这些火铳不打伤自己人就不错了。

即使这些火铳完好,射程并不算远,十步以外,基本什么也打不中。

填装度又慢,把火药装进去,再用铁条捣实,再装进铁钞,铁钉,铁球,后敌人的马刀就到了。

至于重武器,平虏将军炮,更是得依托城墙才能挥最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