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中国最后一个锦衣卫 > 第156章未雨绸缪

第156章未雨绸缪 (第1页)

作者:窝头就咸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奢崇明的叛乱以一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了。

可是这还没完,紧跟着贵州一个小土司安邦彦也紧跟着反叛了。

天启皇帝,一个不足十六岁的少年,刚刚继位连一个月都没有,四川,贵州战乱频仍。

本来以为奢崇明一死,他那些残余的部众一定会作鸟兽散,哪知道这些人马立刻依附于安邦彦,继续起兵作乱。

奢崇明打下的地盘,明军非但没有收复多少,重庆,遵义,以及四川多个城池,全都归了安邦彦。

由于辽东形势十分危急,能战之兵几乎全部调往了关外,西南这些被大明压制了二百余年蠢蠢欲动的土司们,心思便一个一个的活络了起来。

骆虎也觉得朱由校这个皇帝真的是不好当,从他爷爷,父亲接过来的这个烂摊子,实在是烂的不能再烂了。

刚刚继位没有一个月,西南已经战火连连,百姓荼毒。

西南边陲,战乱与瘟疫并行,饥荒与绝望充斥着整个西南,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贵州总兵猛如虎估计来到成都还没两天,就紧跟着兵贵州,征讨叛贼安邦彦。

这简直就是救火队,哪里着火哪里去。

可这还没完,山东的白莲教又死灰复燃了,一时间教众会集将近四十多万,大有将战火引到山西,河南一片。

大明的官兵几乎是疲于奔命,天启初年,大明王朝腹地就已经是狼烟四起。

可这一切要和辽东努尔哈赤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有明一朝,要是与历史上大一统的中原王朝相比,怕是国事最艰难不过了。

自从万历三十年以来,南涝北旱不断,这老天爷也似乎专门跟大明对着干。

南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雨水,它偏一个劲儿的下,一时江河横溢,漫出堤坝,摧屋淹城,人或为鱼鳖。

北方连年大旱,急需下雨,他偏一滴雨也不下,热风如焚,庄稼绝收,千里枯黄一片,连石头都快烧化了。

打从万历三十三年起,个别地方就已经有了人相食的记录。

饥饿,已让人丧失了理智。

在陕北,山东,甚至连中都凤阳,饥荒严重的地方,前一天被下葬的人,第二天,坟墓便被挖掉,尸骨被盗。

大明的坏运气,似乎一年比一年更坏,老天爷也没有因为天启皇帝继位而有丝毫的改变。

天启初年,天灾人祸,战乱与饥荒,刀剑与火并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启初年,大明的各种危机正在渐渐开始爆。

奢崇明叛乱被平以后,骆虎释放了多尔衮,这将是他和多尔衮的第一次见面,却不是最后一次。

骆虎本来想跟上秦氏兄妹,去往贵州,却被天启皇帝一纸诏书急忙忙召回。

这一次来到成都传旨的,是魏忠贤提拔起来的一个小太监,正是曹化淳。

此时的曹化淳,才刚刚显露头角。

其人品性不算太端正,虽然早早也来,到了宫中一直在王安的手下,却得不到王安的重视,王安一走,魏朝接替过来以后,也不怎么重视他。

他就转而投到了魏忠贤的门下。

骆虎对他的印象不深,对方却对骆虎十分的恭敬。

按说这锦衣卫应该听从司礼监太监的调动,这就导致骆虎的官阶虽然比对方高很多,可也不得不对这小太监十分的恭敬。

而曹化淳也十分伶俐的很,在深宫中打熬多年,如何不知道骆虎正是天启皇帝面前的红人,又有军功,又有本事。

只怕是还来不及巴结人家呢。

人家的功劳又确实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回来的,说什么他也得敬着对方。

趁着骆虎接过天启皇帝的旨意,正在那里思索片刻,完全不明所以时,曹化淳就用心想拉拢他,这也是他干爹魏忠贤交给他的一项任务。

“骆家儿郎,您怕是不知道在你离开的这两个月的时间内,京城生了什么吧?”

“曹公公,每天军务缠身,哪里有空闲时间去打听这些,更何况我离开也不过两月而已!”

骆虎就不明白了,天启皇帝朱由校,为什么急着把他召回?

圣旨上什么也没说,一时间他也无法猜透朱由校到底心里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