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2页)

作者:灵鹊儿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的资格,每年按照粮草数量来核对来年的盐票多少。

当年这一大胆的协议是户部尚书柏茂清提出,并向隆德帝力荐,立即招来内阁的极力反对。隆德帝考虑再三,决定启用。柏茂清亲自起草了征订文书,并在百十号著名的晋商商队中精心挑选。

自从启用了晋商,一路上的粮草消耗、匪患风险都由商队承担,节省了朝廷的人力物力,补济也十分及时充足。只不过官盐转成私盐,需要极严密的监管,也一直是柏茂清亲自督查。八年来,收效甚好。谁曾想两年前山东、河南两地大旱,柏茂清被查出私吞赈灾银两,致两地饿死灾民无数。

一朝祸起,株连九族,满门抄斩。

血腥的大干戈之后,这条特殊的补给线却保留了下来,如今是三哥奕栩在监管。太子拿给林侦的是去年户部已经审核过的盐票,上头还有三哥的印章。

林侦要做的是核对,其实是要他学习一下如何查验。一张张检看,林侦一边估算着军事重镇的两季粮草供养多少兵士,一边也惊于盐道的含金量,感叹这样的国防买卖都能揽得到,也能做得到,晋商势力果然不可小觑。

天边朦朦擦亮,日头没出来夜的清凉已是有些散去。林侦抬手解开领口的扣子,拿起茶碗要喝水才见已经干了,正要叫王九,忽见门边站了个人。这一眼看过去,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起身跪地,“儿臣奕桢参见皇父!”

隆德帝负手而立,一身薄绸长衫连腰带都未结,十分随意,“起来吧。”

“皇父有话要问儿臣只管叫儿臣前去,怎劳动圣驾亲临?”

“并无话。”

隆德帝摆摆手,抬步走到桌旁,随手拿起林侦书写的记录翻看着,“朕夜里批奏折亦过了时辰,想往山上走走再歇,路过看你房中亮着灯过来瞧瞧。”

“皇父为国事操劳,亦要保重龙体才是。”

林侦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从王九手中接了茶,捧着手中奉上,“皇父,用些红枣参茶。”

“不必了。”

隆德帝搁了册子,转身看着林侦打量一下,“穿上外袍,随朕一道上山。”

“儿臣遵旨。”

……

昨日雨后山上积下水雾,天边露出一条光线,照得山林雾气朦朦,鸟儿轻啼婉转,幽深的绿清新凉爽,沁人心脾。

林侦搀扶着隆德帝,父子二人走在山间青石道上,一路说着话,“朕年岁大了,夜里睡不着,看看奏折打时光。你倒也常熬夜么?”

“哦,也不常。只是落下的多,不下些功夫,恐辜负大哥有心栽培之意。”

“奕杬辅理朝政多年,跟着他好生学着。”

“是,儿臣定当竭尽心力。”

“朕原想明年再放你下去,奕杬倒先提了,也罢,早些历练也好,只是,书还是要读。”

“是。”

第一次与隆德帝这么近距离接触,没有灯光,昏暗中,老父的声音倒觉慈祥,林侦也放开些胆子,“皇父的书,儿臣至今读了不足十分之三。”

“嗯,不急,要沉下心参透文中之意,莫要贪多,流于浮表。”

说着,隆德帝略顿了顿,“这些年你功课倒还没有落下多少。”

林侦点点头,接受着来自老父第一次隐晦的夸赞。

“你对西洋格致学倒是用心。”

“哦,”

林侦笑笑,“原是觉着新鲜,伯伦特也是个有趣之人。后来学着方见格致学理论之精,数字虽枯燥,深究起来,大有学问。”

“嗯,”

隆德帝点点头,“伯伦特是个博学多才之人,朕也随他学了一年。如今他除去在文华殿教课,也在钦天监担职。”

“皇父卓见,格致学于天文、地理均有建树,若是能为我所用,必得助益。”

“嗯,此次承德避暑朕原本也点了伯伦特,后来他又请辞,说趁着夏日松土要往蓟州研究什么土质。回去后,你问问他,许是有些成果。”

“儿臣遵旨。”

说着话,已是来到积雪亭。雾气越重,跟随的小太监忙将绒毯子铺在亭栏上,隆德帝托着林侦的手落座,捶了捶膝,“朕一向走不得山道,这么一点子路倒觉乏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