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汉末之并州匪政免费 > 第七十七章 当个都尉吧

第七十七章 当个都尉吧 (第2页)

作者:我欲归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所以朝中百官大部分人都心心念念想要东归洛阳,回到以前的京城,就连故都长安都算不上理想的地方。

也就熟知历史的贾成和眼光毒辣的老狐狸贾诩两人知道,回到洛阳不过是才离虎口又进狼窟。不仅没人把你当回事,还会被很多不怀好意的人榨干利用价值,然后像一块被人用过的抹布一样随手扔掉。

所以他们叔侄二人才会定下救出天子去益州的战略,并积极为此做准备。

想不到甘宁这个仅仅读过几年书的南方水盗也有这样的战略眼光,贾成不禁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当年偶然间看过他的详细事迹,才没有像普通武将一样对待他。

否则就算甘宁现在投靠在自己身边,还会因为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将来一样会跳槽到别的势力中去。那他就会错过一个天才的战略家,一个能文能武的左膀右臂。

岂不是要后悔的买块豆腐撞死自己。

“以兴霸兄看来,天下四角,何处最佳?”

甘宁扫视四周,见身后屏风上挂着一幅天下舆图,便走过去先指着东北角道:“幽州牧刘虞刘伯安公忠于汉室,本是最佳之地。然其部下公孙瓒野心勃勃,二人矛盾重重,幽州内部不稳。且幽州乌桓、鲜卑时常作乱,人口稀少。袁绍、公孙瓒屯兵对峙,交战已有年余。此去幽州道路险阻,诸侯林立,不足取也。”

又指着西南江东道:“江东荒蛮之地,气候潮湿,瘟疫众多,明公北人南渡,恐不习水土。且南下江东必先进过弘农、洛阳,转道南阳、荆州,其他不说,南阳袁术心怀叵测,久有代汉篡位之心。袁术兵多将广,带甲数十万,明公区区数千兵马,何异于羊入虎口,亦不足取。”

他略过西北凉州,这是造反根据地,强盗、匪徒的天堂,正常人都不可能带着天子去西北,故此他根本没有点到凉州。

“只有益州,才是天子暂居的最佳之地。”

甘宁用力指着西南角,“益州牧刘君朗偏安自守之辈,为避祸乱而自请出镇益州。其为汉室宗亲,岂有不顾大义而拒天子乎!

况其三子皆在朝中,明公携天子与其妻子前往,刘君朗定然亲身出迎,不敢违逆。君朗公年老多病,去日无多,届时明公以扶保天子之功请任益州牧,何愁天子不应?”

说完这些,他回到案几前端起酒盏一饮而尽,继续道:“益州既定,可沿大江顺流而下谋取荆扬。荆楚之地顺水而往可达北方,外连江、汉,内隔山陵,有如金城坚固,沃野万里,士民富足。刘景升坐谈之辈,不懂武略,当年空有十数万大军都奈何不了宁数百锦帆众,莫说将来益州水师大军了。如果占有这块地盘,江东在望,派遣一旅偏师即可平定南方。届时半壁江山尽在朝廷之手,坐看北方成败。待时机成熟,则西、南两面大军北上中原,扫荡群小,若有违抗,则为齑粉矣。”

说到此时,甘宁仿佛将胸中所有块垒一吐而光,感觉浑身酣畅淋漓。

这些年来,当他还是锦帆贼时虽然快意恩仇,可每次面对官吏士人,在他们眼中总是隐隐看到一丝不屑。仿佛再说,算了,被无知小犬咬一口而已,忍忍就过去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在同乡好友苏飞的劝导下奋读书,誓要用全新的面目面对世人。

可惜就算他自以为读书有成,也在当地官吏的推荐下出仕益州牧府,可谁也没有采纳他冥思苦想出的各种方略。

人们看向他的眼光依然带着冰冷和疏离,要知道他还年轻,还只有二十五岁,还有一腔热血,还有一颗奋向上的心。

他不想老于案牍,庸庸碌碌的度过一生。

可现实是残酷的,还没等他寻找到让州牧刘焉重用自己的机会,也没等他现更加适合自己的舞台,便被刘焉打到了长安。

他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居然在京畿左冯翊遇到比自己还年轻的郡丞贾成。

而贾成不仅以礼相待,更是以天下大势相询。热血而又年轻的甘宁顾不了这么多了,数年来一直藏在心中的策略再也压不住了,仿佛掘水的河堤一泻而出。

“壮哉!”

贾成拍案而起,“兴霸兄指点河山胸怀锦绣,直追当年淮阴侯韩信。若兴霸兄不弃,可愿屈就我左冯翊郡府,为我郡府都尉?我也好日夜请教兴霸兄天下大事。”

甘宁没有一丝犹豫,当即拜倒在地:“下吏甘宁拜见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