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虞美人 一战 > 第96章 论现代玉米的增产

第96章 论现代玉米的增产 (第2页)

他才能做成这样的成就。]

各朝代众人都知道,一般虞美人说这话时,下一句一定是否认。

但,“难道不是吗?”

在他们的认知中,能够这么厉害的,或者能够写书的,能够被认可的,不都是那些士人吗。

哪真的有他们这些普通百姓什么事。

就算有,看上期天幕中,不也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吗。

他们心中怀疑,但也期待。

这要真的是农民出身,那真的太厉害了。

无法想象的厉害。

秦朝。

嬴政看看那个1oo斤,再看看那个7oo斤,陷入沉思。

有能力的人是什么出身,他并不是十分在意。

就像他大秦,朝堂上真正的秦人可没多少。

但他统一六国后,谁敢说自己不是秦人。

祖龙就是忍不住想,他大秦的稷亩产13o斤,后世亩产6oo-8oo斤

看来还得重用农家人,让他们好好研究一下,后世如何做到的。

百姓们更是激动搓手手。

想着,玉米他们期待不了,但水稻和小麦可以期待一下。

……

[说起李登海的出身,还真不是特别有权有势。

真要说,最初的他是个农民,还只是初中学历。

“1966年初中毕业后,我就回家务农了。”

在一次的采访中,他是这样说的。

但他却是个好学的人,在家务农的那段时间,他时常围着技术员请教问题,直到弄明白为止。

几年后,在1972年的一天,他作为农科积极分子,被派到山东掖县种子站学习。

在那次学习上,第一次接触杂交玉米的李登海,从一份报告上看到,m国的一名农民创造了当年玉米最高的亩产量。

那高达125o公斤的数字,让李登海第一感觉,就是怀疑是不是印错了。

毕竟,山东地区当时的玉米亩产量也就1oo-2oo公斤。]

各朝代众人:!

救命,这个剧本怎么这么熟悉。

这不就是他们这个时期的亩产量,跟现代的亩产量的差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