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外八门 > 第一百五十六回 死而复生

第一百五十六回 死而复生 (第1页)

作者:六毛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经小尼雅这么一说,我们三个人的目光立马齐刷刷的望向了那悬在半空中的无头石像。

只见,那尊石像从造型上看,他好似古代的一名武士,这本身并不稀奇。

稀奇的是,这尊石像竟然穿着一套实实在在的唐代“光明甲”

说到这“光明”

甲,我觉得有必要多提一句。

唐朝最高端的护甲,叫“明光铠”

,它的特点就是胸前有两个金属圆护,就像一左一右挂了两面镜子一样。

在战场上,磨亮的金属圆护会反射太阳光,给敌人造成一定的困扰和威慑,就像汉代镜铭里说的“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所以时人将其命名为“明光铠”

“明光铠”

在汉末三国时已经出现,但因为制作技术要求高,比较昂贵,到南北朝后期才渐渐大量生产,到唐朝则一跃成为《唐六典》所载十三种铠甲中的第一名。

“明光铠”

是唐朝最流行、最时尚,武将都追求的高端铠甲,但也极少有人能够用的起。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铠甲也算是比较常见,只是正处于逐渐退出历史潮流的时期,那就是“两当甲”

名字来源为“其一当胸,其一当背”

,胸前覆一大片甲挡护身前,后背覆一大片甲挡护身后,所以叫“两当甲”

这种甲主要用作于骑兵的护甲,因为穿着灵活方便不妨碍马上动作,在汉朝就有记载,但在南北朝最流行,到隋朝也还是军队的护具主力,到唐朝就不行了,渐渐让位给更华丽更烧钱的“明光铠”

《唐六典》里面记载的铠甲还有: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甲穿着在身上的护具,当然还有拿在手里的护具,主要的,自然就是盾牌,当时叫“彭排”

,我国古代步兵使用的盾牌,就没有圆形的,要么是长方形,要么是两头做成尖角型,那些圆形的盾牌,一般都是西方的国家才用的。

而此时我们眼前的这尊武将石像身上所穿的,正是大唐盛世时最高端、也是最值钱的“光明”

甲。

这“光明”

甲虽然经过了千百年岁月的洗礼,已经乌黑生锈,可即便如此,仍无法抹去它身上自带那种高贵气质。

在这尊石像的身后,还背着一个块两头尖尖的彭排。

这种搭配虽然史学家眼里有点不伦不类,但此时我们几个已然顾不上那么多了。

我疾走两步将辛奈一身上的背包,还有那把扔在地上的mi714捡了起来。

熊明和花慕灵自然也没有耽搁,纷纷从地上抄起了之前那几个家伙散落的枪,端在手里,以防万一。

我们几个人大气都不敢喘,竖起耳朵去听那让人头皮麻的摩擦声,一双眼睛更是死死的盯着那无头石像,生怕会突然生什么出人意料的变故。

一秒、两秒、十秒、三十秒……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的过去,那好似指甲抓挠物体的声音依旧在持续着,不急不缓,不轻不重……

又过了一会儿,熊明有些挺不住了,压低了声音问道:“胡天,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咱们现在是走啊还是把那东西弄下来看看,里面那个好像猫挠柱子的玩意到底是什么”

可谁承想,我还没有说话,那原本挂在半空中的无头石像突然开始不停的摇晃起来。

那石像起初只是轻微的左右摇晃,可慢慢的摇晃幅度越来越大,那成人大腿粗细的铁链更是乎了一阵又一阵让人牙酸的“咯吱”

声。

不大一会儿工夫,那原本看起来十分结实的铁链竟然咔嚓一声断掉了。

铁链子一断,那两米来高的无头石像猛然就朝祭台中央的我们飞了过来。

我们几个人顿时大惊,纷纷朝四面散去。

随着“轰隆”

一声巨响过后,那两米四五的无头石像重重的砸在了祭台之上。

可还没等我们几个人回过神儿来,那无头石像突然“咔嚓”

一声在背上裂开了一大大缝隙。

紧接着,无数只食指长短、表皮白、身上还沾满了不知名淡红色液体的节肢类爬虫从里面涌了出来。

顷刻间,我全身上下所有的汗毛孔都竖了起来,这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之前那好似指甲盖抓挠物体的声音,竟然是这些爬虫强壮的前肢划过石像身体时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