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开元老祖是谁 > 第37章 朱门闭皇孙燕啄

第37章 朱门闭皇孙燕啄 (第2页)

“朝中官员,更迭频繁。现在以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岑长倩为文昌右相;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邢文伟守内史。”

“听说,骞味道从青州召回朝中,迁为肃政大夫不久,被指控参与越王父子谋反,与其子骞辞玉一起被太后伏诛了?”

“死于来俊臣、周兴构陷的大臣,实在是太多了!”

“都有哪些人?”

“除了他们父子,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被族诛;刘景先自缢于狱中;文昌左相魏玄同被赐死;地官尚书韦方质流儋州;纳言裴居道、文昌左相张行廉、夏官侍郎崔詧等人都难逃劫难。”

秋官尚书张楚金、陕州刺史郭正一等人,免死流放岭南。

刚刚升为洛阳令的魏元忠,被诬陷下狱,因为讨平徐敬业有功,特赦免死,配黔州。

大概,只有纳言韦思谦是老病而终的吧。

“听说,黑齿常之将军也下了大狱?”

李旦眉间紧锁。

“黑齿将军被周兴诬告谋反,拘捕下狱。六十六岁的老将军不堪折磨,自缢于狱中……”

李旦沉默了很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程务挺、王方翼、李孝逸、黑齿常之都死了,朝中还有大将能用吗?难怪,她派右相韦待价击讨吐蕃,让那僧人薛怀义出征东突厥!”

“韦待价第一次出征高原,天寒地冻,粮草不足,士卒冻馁,死亡甚众,被流放绣州;薛怀义为清平道大总管,率军征讨东突厥。但他运气很好,没有遇见突厥大军,平安而返。”

“陈子昂呢?陈子昂还在吗?”

李旦抓住了叶法善天师的手,“朕登基那年,他进士及第,升为右拾遗。他在朝堂上直言敢谏,留下了深刻印象。”

“武太后信用酷吏,株连妄杀之风甚盛。陈子昂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一度被下了大狱。在当下,这样的人已经没有立身之处了!”

“朕听说,他官复原职了!”

“官复原职有何用?他不改耿直性子,常常上疏太后,言当今为政之要。这样的性子,必定是难以久立的!”

李旦眼中饱噙着泪水。

“北门学士中,朕的恩师刘祎之最受宠信,独掌草诏,一句太后应归政皇帝,便陨身糜骨了!

朕,实在无颜面对他!”

“除了胡楚宾早些年因病去世。垂拱四年周思茂下狱处死;永昌元年,元万顷与徐敬业兄弟友善,为酷吏陷害,配流岭南,死在异乡;载初元年,范履冰因荐举犯逆者下狱处死;同年,苗神客亦被杀。现在,已无北门学士矣!”

他们的长明灯,静静地摆在紫泽观里。说起他们,叶法善天师如数家珍。

那滴清泪,蓄满了悲痛,便再也噙不住了,无声地从李旦的眼眶中滑落。

越王父子起兵后,武太后加紧了篡唐自立的步伐。

她在皇城丽景门内设制狱,处置逆叛者,放任武氏子弟和酷吏大肆屠戮朝臣和李氏皇孙。

入此狱者,非死不出,百姓称之为例竟门。

酷吏索元礼制作铁笼等刑具,严刑逼供,审讯一人,必穷根牵连数十人,甚至上百人。

来俊臣、周兴等人起而效之,个个都是庖丁高手。

百官畏之如虎,人人自危,路上相见,莫敢交谈。

载初元年七月,武承嗣唆使酷吏周兴,罗织高宗天皇大帝之子苏州刺史泽王李上金、绛州刺史许王李素节谋反罪名。

押解途中,派人迫使李上金自戕,缢杀了李素节,并尽杀其支党。

李上金之子李义珍、李义玫、李义璋、李义环、李义瑾、李义璲、李义珣等人一并配流显州,除李义珣外诸子均死于显州;李素节其子李瑛、李琬、李玑、李玚等九人一并被杀,其余诸子李琳、李瓘、李璆、李钦古等人年幼,特令长禁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