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红楼之荣亲王 最新章节 无弹窗 > 第九十章 贾府的经济来源

第九十章 贾府的经济来源 (第2页)

作者:莫见长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拜见太后、皇后。

宁荣贾府里,这样的女人,只有贾母、邢氏、王氏、尤氏,外加刚刚封赏的秦氏。

而王熙凤,虽然也是“诰命夫人”

,但却是“捐请”

的。只能有资格穿诰命服,却没有俸禄领取,更没有资格入宫拜见。甚至就连“诰命服”

的细节上,与传统服饰也有区别,是一套“假诰命”

而这,也是凤姐儿嫁入荣府两年,却羡慕秦氏诰命的原因。

三是田亩房产,宁荣二公跟随太祖皇帝征战多年,又执掌京卫和京营两代人,贾族富贵上百年,其积累的房产田亩是一个天文数字,光靠佃户的春秋租子,就会产生一大笔收入,这也是维持宁荣两座国公府运转的重要经济支柱。

最典型的表现,便是第53回“乌进孝的账单”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個,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这份交租账单,把宁国府的庄田生产资料和“春秋”

两租的详细情况,揭露了“冰山一角”

,让人可以清楚的计算出宁国府每年的大概收入。

();()  “乌进孝的账单”

,带来了2500两卖“粮谷、牲口各项之银”

,以及“银霜炭上等选用1000斤,中等2000斤,柴炭30000斤,御田胭脂米2石,碧糯米50斛,白糯50斛,粉粳50斛,杂色粮谷各50斛,下用常米1000石”

等大笔实物,及“熊掌20对,鹿筋20斤,海参50斤,鹿舌50条,大对虾50对,干虾200斤”

等高档实物。

总价值,至少上万两以上(实物价值当在8000两左右)。

就这,贾珍还嫌弃,说“算定了至少也有5000两银子来,这够什么的?”

可推知,光乌进孝一家,就能缴纳至少5000两(报灾情况下)的现银+8000两左右(报灾情况下)的实物,共13000两的“租子”

而宁国府这边,类似乌进孝这样的庄子,居然有八九个,就算是八个,每年也是104000两的总产出。光现银就得40000两。粮谷实物是支持宁国府运转,是“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模式,大概率不会再卖出,所以“吃喝”

,宁国府基本上是不会花钱的。

而乌进孝的兄弟,是荣国府那边的,“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

,即荣国府的庄田更大,比宁国府至少多了“几倍”

几倍具体不知道是多少,但就算3倍,每年也是312000两的总产出,光现银就得有120000两。

注意,乌进孝缴租是“除夕夜前夕”

,只是支持宁国府正月到九月开销的“秋租”

还有其余三个月的“春租”

没算。

按照春秋租数量约为“三比一”

的比例来推算,宁国府庄田春租的总产出大概是35000两,现银是13300两。

故而,宁国府每年庄田“春秋两租”

总收入是104000+35000=139000两,大概14万两左右。现银是40000+13300=53300两,大概五万五千两左右。

注意:这是乌进孝提前报灾,贾珍已经得知乌进孝庄田“受灾”

,心理预期下的总收入。如果气候适宜,庄田丰收,这个数字还得增加。

而荣国府那边,如果以“比宁国府多了3倍”

来推算。

每年春秋两季总产出是312000+104000=416000两,其中现银是120000+40000=160000两。同样是报灾情况下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