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落难见真情插曲 > 第88章 柳暗花明2

第88章 柳暗花明2 (第2页)

作者:洪门十一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雇工年轻的生命终于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王少香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当时整个县城的街坊均以“歹徒行凶,雇工流血,医馆讲金,老板讲良心”

为话题大讲此事。像这样对雇工负责,凡事以雇工利益为重的事件还有很多。

但是,当别人赞扬她时,她仅仅淡淡地回答了一句:“我只是代老板做了点力所能及之事,我做了才安心,不然心里会不踏实。”

王少香的仁义已永远铭记在了张隆兴全家和店里每个雇工的心里。

王少香自进入张隆兴家和协助管理店里六年来,店里各道生产工序有条不紊,生意越做越红火,开了好几间分店……

或许在别人看来,王少香能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但是,人人只羡慕鲜花盛开时的美丽,谁又了解其背后浸含了多少汗水?

王少香工作的时候,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无论是在张家做家务活,还是协助管理店里,她都力求精益求精,严以律己,哪怕在其他雇工都休息了,他依旧以店为家,一心扑在岗位上。

一匹丝绸、一件成衣,到底要经多少道工序才能制成,王少香了如指掌,多年的技术研究,让她创造性地研制开出旗袍、唐装等5个系列品种。

王少香就是这样任劳任怨工作,一干就是六年,这六载的光阴把她从稳重成熟的中年妇女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太婆。可以说,正因为她这一代人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唐代针织业的展。

王少香跟丝绸业打了六年的交道,对丝绸的感情莫名复杂,以至后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她都爱惜有加,或许爱之越深,情之越怯,因为她最明白,一件丝绸旗袍,在别人眼里,是再普通不过的绸缎的价值与分量。也曾经,在城里的大街上看到各种少女贵妇穿着各种花色的旗袍,或在街头巷尾、商铺看见各式各样的丝绸品物给人拿着,她的心底总会涌起异样的情愫,半是自豪,半是感慨:这些用品的原材料应该大部分都出自我们隆兴丝绸纺织店的吧!

……。

而小少飞,张隆兴和许氏也像对待亲生儿子那样供小少飞和他这个性格内向、反应迟钝,不善与人交流的儿子张达一起上学堂念书识字。张达在小少飞的影响下,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人也变得聪明伶俐多了……

张隆兴的太太知道,王少香是个很有主见的女汉子,决定了的事,是不轻易改变的。

打从王少香进入她家,当时她正怀着现在的小女儿张倩。由于怀孕行动干活诸多不便,大小的家务活王少香都争着干,把她这个家打理得整整有条。六年来,王少香以她的实际行动和磊落光明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张隆兴的太太和店里雇工以及街坊的尊敬和信赖……

张隆兴的太太,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与王少香结下了这段姐妹情,她已把王少香俩母子当成了一家人,不可分割开来的家人。她爱的就是王少香这种高贵的品格和善良的为人。

……

现如今,她一想到王少香已经年过半百,还要回乡过晒雨淋的日子,此后一别千里两茫茫,再也难以相见,王少香俩母子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吃苦受难,禁不住背过脸去,两肩开始激烈地抽动起来。

王少香呆住了。

半晌,王少香走过去,抚摸着张隆兴妻子抖动的双肩,几颗晶亮的泪珠,从她的脸颊上缓缓滴落下来,洒在她的臂膀上。

这泪水,翻动起王少香心中的千种滋味,万般情愫。“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其实,王少香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怎一个说离开就能离开呢?六年来,她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的一切,她难舍张隆兴的一家人,难舍店里亲如姐妹的雇员。。。。。。

正待她想回心转意,打消返乡的念头之时,只听到张隆兴妻子哽咽着说:“香姐,就让阿妹略备薄酒,为您俩母子饯行吧……”

张隆兴也在一旁说:“夫人说得对,让我们张家借酒好好敬敬您母子,好好感谢感谢!”

张隆兴完说,从酒柜里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杜康酒和一对精致玲珑的小酒杯来。

王少香一见这对小酒杯,不觉得眼前一亮,在心里嘀咕:“这个对酒杯,怎么与以前她从家里拿去当铺典当,换钱为丈夫治病的那只酒杯好似是一对的?”

张隆兴见王少香眼定定地望着那对小酒杯呆,便微笑着说:“这对小酒杯,分别叫凤禧、龙鸿,是我以前在京城长安做生意携带回来的。”

王少香拿过那只精致玲珑的凤禧杯……任由思绪飞扬开来。

王少香静静地回味着张隆兴刚才讲的这对小酒杯的来历,品味着这对小酒杯所散出来的爱意……

悠忽,晴朗的天空乌云密布,天地间处于灰蒙蒙的一片混沌之中。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跟着一声霹雳巨响。。。。。。刹那间,王少香被这一景象震撼了!

“混沌、闪电、霹雳、江河,这情景。。。。。。”

她在心里嘀咕,似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之感。

猛然之间,王少香头脑灵光一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蛮荒时代,回到了这对小酒杯的前世(开篇已略作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