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阿诚的三王 > 第197章 捡废纸的日子

第197章 捡废纸的日子 (第1页)

阿成在父亲去北京这一年的时候,做了不少突破自己的事情,他跟着妈妈二人生活着的岁月里面不但保持着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让母亲对自己很满意。

这一年,其中有一件事儿是那样的让阿成觉得很有很有突破感,那就是去捡拾废纸片。

阿成那时候是五年级,五年级的教室东边就是那个校长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的东边是学前班,这个班级完全就是一个类似于萝卜招聘的那个萝卜坑一样的存在。

原因也无他,就是这个班级里面的教课内容完全是校长的妻子在干着这个工作的,就两门课程,识字和算数,不要误会哈,就是这两门课程,那时候农村学前班里面的孩子都是学习这两门课程的,它等同于语文和数学这两科,但都是用来启蒙教育的一个部分了。

因为农村当时是没有幼儿园的,这个幼儿园的基础设置的缺位,一般也就需要自己家孩子跟着爸妈到六岁左右,小一点的会五岁就给送到学前班去了,大一些的,比如阿成当年上学时候就是八岁了。

农村的小孩子即使跟着父母到六岁,那时候也是很多都是就白白的跟着父母六年,识字的父母会给孩子买点笔墨让孩子描摹一些简单的、笔画少的、能够一眼就认出来的汉字或者是阿拉伯数字,大多数父母也不会教什么东西,看着不出事就好了,有时候忙的时候,还会让自己家里的哥哥或者是姐姐给带着弟弟妹妹,本身一个没长大成人的孩子还要带着一个或者是两个弟弟妹妹,那事很需要耐心的活儿。

等小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也不需要考试啥的,牵着手就赶紧给送到了学校里面了,小孩子送到了学校里面,大人也就省心了,他们今后只管做好一日三餐就行了,孩子学习好坏全凭天意,学习好了,那就是自己家孩子聪明,要是学习不好,那就是自己家好在就那么高的智力,也没强求过啥的。农村人主打的一个道家无为而治的想法,顶多会说两句,让左邻右舍的学习好些的孩子带带,要知道,他们在学校老师都教不好的情况下,那个被左邻右舍带一下的效果,肯定是差强人意的。

这个校长妻子教的学前班的孩子,他们跟阿成当年上学时候一个样子,小孩子写错了字就会给那个本子撕一张,你会说他们为啥不用橡皮擦掉呢?任性呗,有本子撕就不选择浪费橡皮,或者本身就是人家的喜欢的方式吧。

识字这一门课程需要认识那些笔画部,还要学习汉语拼音,启蒙教育的步骤里面本身就有着试错的成分在的。自然的,那个算数课程也肯定是错误百出的,撕了纸张就随手丢地上了,他们的习惯都是这样的,还没有养成丢进垃圾桶的习惯,似乎公共卫生他们并没有这个概念的。

阿成就是捡拾这些小纸张,然后带回家之后给那些揉成了一团子的纸张摊平,用水打湿了再用砖块给压平整,一斤纸张也就几毛钱的样子,阿成需要攒拾很久才能够有一斤重量。

当然,这个捡拾过程中会被人看成是一个很异类的样子,不过阿成完全不在乎这些的,他那时候只觉得自己捡拾起来就是钱的样子了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