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改头换面 (第2页)

作者:闹钟不要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老旧的波音7o7飞机,最大着6重量有115吨左右。

而运十仅仅只有87吨左右的最大着6重量。

过了这个重量,极其危险。

这个不是动机的问题,也不是航弹系统的问题,而是属于刹车系统问题。

或者说是当时国产的整个起落架的结构系统强度不行。

并不是动机不行。

并不是所有的飞行器落后,都是看动机是不是最牛的,而是看整合。

至少这一点,苏联人做的很好。

起落架那是强的存在。

可惜当时中苏关系紧张。

运十实际上也可以推动和波音差不多的15o吨的起飞。

但是,降落达不到对方的标准。

于是综合一下,参考了英国三叉戟客机的某些技术指标,从大型远程客机缩短为远中程客机。

也就是实际的需求指标生了大幅度的缩减。

运十飞机空重仅有58吨重量。

这比起同时期的欧洲四喷气式飞机过一百吨的,轻量化了很多。

但是最大着6重量87吨,减去空重58吨,在减去至少预留半小时以上飞行的4吨燃油重量。

最后仅仅只有25吨最理性化的商载重量。

然后,搅局者麦道公司来了。

美国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优术,科学的管理体系。

民航局接受了Faa的相关制度。

那运十就必须进一步优化,添加更多的安全设备。

加来加去,最终判定,运十有效的商载负荷掉到了15吨左右。

如果是作为高级领导人出访,必须要添加更多的安全设备,通讯设备,备用的系统设备。

承载能力直接掉到了5吨左右。

而Faa的标准是认定载客1人,平均重量为1oo公斤。

得出结论,运十只能载客5o人。

领导们一看,好鸡肋的飞机。

这数据不能说离谱,只能说离大谱了。

标准的偷换概念的说法。

但不管怎么样,杨杰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改善这个局面。

。。。

很快,在销售员的指导下,他花费了11oo万英镑的巨额资金(约21oo万美元),买了一架二手的空客a3oo飞机。

直接选择修复它,然后拆除起落架。

继续修复,继续拆除。

如此反复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