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他乡遇故知 (第2页)

作者:闹钟不要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工作人员拍着胸脯说道:“您放心,稳稳的。”

陈江河好奇:“你在鹏城落户了?”

杨杰点点头:“是的。”

火车站有些乱糟糟的,看上去像是《人在囧途》里那满大街的农民工。

但这些不起眼的农民工里,很多都是身价过万的老板。

二道贩子可不仅仅是义乌人的专利,而是全国人民的专利。

一些头脑有远见,见过世面的人会来特区拿货,然后在内地销售。

陈江河目前做的,大概也是这个模式。

杨杰感慨万分。

普通人和有钱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你说的见识,眼界,学识,那仅仅是很小的一方面。

先是原始资金成本问题。

陈江河拼搏几年,也才仅仅万元左右的收入。

杨杰开个挂,复刻一辆货车,足以抵消他的这几年的全部利润。

没有本钱,啥事也干不成。

没有开挂的周军,凭借小叔的在瓷器厂的先天优势,加上介绍信。

每次来特区都可以获利几千元。

这来钱度是陈江河的好几倍。

此外,还有在大型国企皮革厂上班的常在春。

早早的在魔都卖自己的品牌皮鞋。

这些优势都是逐级增加的。

“江河,事业要扩大,必须要有根。”

“你在外漂泊的再久,也需要落叶归根。”

陈江河点头:“我知道。我已经和邱大哥约好了三年之约。时间到了就会回去。”

杨杰点点头:“这就好。对了,有些东西,或许你用得上。随我去南头吧。”

陈江河重重的点头:“好。”

杨杰当即从某个拐角处,拿出来一辆摩托车。

陈江河诧异:“军牌?”

杨杰回答:“是的,可以免去不少麻烦。等你以后自己有生意了,要记得时刻跟着政策走。”

“你已经比绝大部分人有了先天的优势,应该知道唯一会束缚展的是什么。”

陈江河当然动。

内地市场开放,那是必然的结果。

但这个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这个时机需要把握住。

大哥落户鹏城是对的。

这个地方允许私人交易。

但他是陈家村人,注定是要回去的。

摩托车一路疾驰在水泥路上,特别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