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大明在洪武底下混笔趣阁 > 第127章 要有大事发生

第127章 要有大事发生 (第1页)

作者:小车仔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第127章要有大事生

这个念头忽然从朱元璋的脑子里冒出来,让朱元璋都觉得有些意外。

如果这句话,是在方克俭解释一切之前,说给他听他肯定会砍掉那人的脑袋。可如今他自己居然认同了这句话。

朱元璋不由得陷入了深思,甚至有些自我怀疑,难道这一次他又想错了吗。

这场景让朱元璋感觉似曾相识,不由得想起了几个月前的徐州知府杨幼文。

而且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人的影子。无论是囤粮,还是报销青楼花销,这一切都是顾良在背后操纵。

虽然说这些操作都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为什么都要用这种手段?就不能光明正大的……

朱元璋猛地想起来,顾良在清远县时候的那些产业。或许这就是顾良一直剑走偏锋的原因。

既要贪、又不损害百姓的利益,这就是顾良贪财的核心。

朱元璋忽然感觉有些心累,这滑头的小子,简直让他脑仁都要炸了。

不过在方克俭的叙述中,朱元璋也缕清了顾良的行事逻辑。就是要借用别人的钱,将福州建设起来,然后赚了钱再给那些商人分红。

这一套流程似乎与清远县时有所不同,但在商业模式的构建上却更加成熟了。这让朱元璋想到了大明的商业进程。

朱元璋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重视商业,对商业也只是三十税一意思一下。在他看来农业才是大明的根本,商人作为“士农工商”

的最下层,是最不容称道的。

可顾良却结结实实的给他上了一课,原来商业不只是买东卖西,而是可以盘活一县、一州、乃至大明的一把利器。

而后,地方和朝廷两个词在脑海中交替闪现,让朱元璋得到了一点灵感!

朱元璋眼神忽然变得清澈无比,残存不多的杀气也在瞬间散去。

在那一点灵感闪现之时,朱元璋便努力将其抓在手中,而后便仔细的顺着这个线索往上追寻源头。

渐渐的,他第一次踏上清远县马路时的记忆苏醒过来,如走马灯一般在脑海中接连浮现。

朱元璋记忆中的视线,顺着平整洁净的马路看向道路尽头的清远县城门,那里便是一切的开始。

在那里朱元璋不但见到了许多新奇之物,也第一次见到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顾良。

之所以有爱,是因为顾良的才能。而对他的恨,则可以追溯到第二次见面时,顾良公然卖官的丑恶嘴脸。

朱元璋想起那时被顾良那套理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就感觉无比懊恼。他堂堂大明皇帝,最痛恨的贪污的人,居然就这么被一个贪污的官员给忽悠的放过了顾良。

想到这,朱元璋不禁为他当初的遭遇重重的叹了口气。

仍旧跪在地上的方克俭被朱元璋这口叹气,搞得心态差点崩了。都这叹气是什么意思,难道即便他说的没错,朱元璋也决定放弃他了。

还是说,朱元璋准备既往不咎?

方克俭此刻无比紧张,几乎不敢擅动,只觉得顾良思考的这段时间极为漫长,甚至隐隐有种冲动。杀不杀的,希望朱元璋赶紧给个痛快话,别这么吊着他。

毛骧站在两人身侧,将两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看到朱元璋的表情,他就知道朱元璋已经没在考虑方克俭的事情。

可是方克俭却一脸的紧张,尤其是在朱元璋叹气的时候,更是连呼吸都停滞了下来,显然还是在担心他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