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第2页)

作者:故国有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是哪一次来着?

哎呀,都说了我们的天策上将、秦王殿下是正常即位的啦~

高祖皇帝不想体面,自然有人帮他体面。

还有那啥,颉利可汗是吧?听说你很强?

不错不错,这个舞跳的是真不错。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我们大唐皇帝陛下的恩德照耀四方,向来都是很宽厚仁慈很讲道理的啦~

就是那个啥,皇帝陛下,您不是想要做明君想要对标尧舜的吗?

魏征痛心疾首,几乎要怀疑这位唐皇陛下想一出是一出,喝了假酒。

“陛下啊陛下,您难道忘了,您最初的志向和想法了吗?”

就如同喜好搞cosplay的精神突厥人太子李承乾一般,魏征所熟悉的那个唐皇陛下,很多时候其实是有那么一点表演欲在身上的。

偶尔脑子一拍想要搞个大新闻什么的,不稀奇,不稀奇。

这时候魏征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皇帝陛下您上头不上头啥的咱先不管,总之冷静,一定要冷静。

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为了共同建设大唐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这是原本的李世民同魏征之间的君臣相处模式。

不过现在。。。。。。

嬴政轻笑,目光与语音俱是温和的表示,在不同的时期,律法与政令等种种同样要发生改变。并不可因循守旧,拘泥于某一方面。

又道是朕虽然有心施行仁政,使天下人俱沐浴在我大唐王道教化的光辉之下。但大棒与甜枣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律令与法制更需要完善。只有如此,方能够震慑宵小,使其不敢轻易犯禁。

再者,前朝以来,不少贼人草莽尚隐藏于江湖之中。

为祸一方。

甚至是改头换面变易身份,潜藏在朝野之中。

嬴政口中所说的,自是陈光蕊携妻赴任,不想被水贼刘洪打落江中,并且冒名顶替一事。

事情虽然离奇,充斥着诸多种种不可思议之处,且尚未发生。但嬴政有心探寻,借机发挥,自然能够找到相同的例子,予以佐证。

如是种种者,由不得魏征等不为之肃容正色,引起重视。

深感我大唐法制建设之必要。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需要早早纳入到议程。

一旁未曾出口的丞相殷开山更是以手捋须,眉头紧皱,隐隐然生出一种莫名的预感及寒意。

只觉得皇帝陛下所说的例子是如此真实,却又如此熟悉。

仿佛同自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但纵使是这位丞相大人想破脑袋亦不清楚,为何会生出这样的感觉。

最终只能归结于为女儿的婚事而烦恼,所以生出这愁绪来。

不过对于唐皇陛下的这第二道诏书政令,殷开山思付一番后还是认同的。

毕竟治理国家也好,使大唐四方来朝成为天朝上国也罢,所依靠的可不是什么仁慈和宽厚。

因而嬴政话音落下,殷开山很快便表示认同,道是陛下圣明。

魏征虽然堪称国朝第一杠精,很多时候习惯性的给唐皇陛下泼冷水,却并非是固执、拘泥、保守之辈。

更非是那等死读书、读死书的腐儒。

短暂的沉默之后同样认同皇帝陛下给出的说法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