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第1页)

作者:一喵九鹿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她转头看去,却见绣敏手中捧着一个打开的紫檀木匣子。匣子不深,里面却是一套小小的四艺——用各种不同颜色质地的珍贵玉石所雕刻成的琴棋书画。

  如此精美又雅致的小物件谢语岚自然喜欢。她放下香囊,走上前去,挽袖拿出那架不过巴掌大的玉琴。

  见那上面的琴弦紧绷,不禁伸指在弦上轻轻一扫,“铮——”

含蓄低醇,余音绵长。谢语岚赞道:“声音虽小,但音质却比寻常瑶琴更胜一筹,制它的人手艺实在精湛。”

  “若喜欢,回头这几样便都摆在屋里八宝架上,供你日常赏玩。”

  谢语岚循声看去,却是赵子珩不知道几时也过来了后殿,正倚门笑言。她将玉琴放回匣子里,对绣敏姑姑道了声“烦劳”

,便向朝她伸出手来的赵子珩走去。

  抬起一只柔荑放入他掌心,赵子珩握住将人牵到身边,低声问:“可觉着累了?我们这便可以出宫了。”

  她一眼便看出他此刻心情极佳,唇角便也翘起弯出个笑花来。虽不知道他方才在嘉武帝那里生了什么,但是见他高兴,她便也自然而然地跟着高兴了起来。收在他掌心的手动了动,纤细的手指张开直往他指缝间钻。

  赵子珩朗眉飞扬,星目灼灼,大掌一翻,掩在宽袖之下的两只手便十指紧扣。

  第82章终章全文完结

  琅王大婚过后,京城生了几件大事。数日之内,先是卫王被褫了差事并降爵为郡王,然后是平阳侯府被查抄,荀仲与荀恪骞父子被大理寺收监,接着更让朝中文武震动的是一向没多少存在感的豫王竟被削号夺爵贬为庶人,终身圈禁宗人府。

  但这只是序幕。

  由六部联名奏请,嘉武帝御朱批,朝廷正式下达了削藩的谕旨。圣旨送达诸藩王府,其中长沙、汝阳、冀北等地藩王领旨谢恩,唯云贵王与南越王抗旨不遵,欲杀当地朝廷命官,大举反旗,兴兵作乱。

  幸朝廷早有防备,官员得以脱身,临近云贵与南越的各州府亦早已遵皇帝密旨暗中增兵,补充军备。因提前洞察叛军的意图,故而阻击及时,不使战乱波及到其他州府。

  军报八百里加急送入京中,朝廷立刻调兵遣将,并出讨逆檄文昭告天下。

  原本这一切都与谢语岚无关。豫王之流事伊始,她便从赵子珩口中得知了缘由,及至后来云贵等地动乱生,赵子珩和齐国公府的家人都与她说过,云贵与南越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毕竟如今的大周朝吏治尚算清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好的,谁会去支持反贼过朝不保夕的生活。

  她也相信朝廷大军很快便能平息干戈,荡平贼寇。然而大婚七日后赵子珩便入了吏部观政,没多久藩王之乱爆,赵子珩主动请缨,嘉武帝封他为平南军都监,随军南下前线督战。

  临行前夜,两人抵死缠绵,赵子珩一遍遍地吮去谢语岚的眼泪,一点点地抚慰她那颗不安的心,不知道应承了她几多嘱咐,又许下了多少的承诺,最后还是用行动才令那始终攀着他肩膀不愿放手的人儿倦极睡去。

  第二日天不亮,谢语岚顶着一双核桃似的眼睛为赵子珩整装送行。面对她的百般不舍,他亦万般不忍。两人牵着的那只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却终究得要放开。

  赵子珩捧着她的脸,重重地亲吻她的额顶,对她说了一句“等我回来”

,便果决地转身离去。看着他渐行渐远,谢语岚忍了又忍的泪终于夺眶而出。泪如雨落纷纷,她却倔强地捂着唇不愿哭出一丝声音。她不能令他行军在外还要分神挂怀于她。

  直到赵子珩的背影消失在影壁之后,一直强撑着的谢语岚才浑身脱力地倒进薛嬷嬷怀中。

  白日里,明昭郡主赶来琅王府。谢语岚精神不济,请母亲到正院相见。甫一见面,明昭郡主便牵着谢语岚到罗汉床坐下,如以往在娘家时候那样,让女儿的头靠在自己怀中,轻轻地拍抚着女儿的背,给她无声的安慰与支持。

  谢语岚窝在母亲怀里,禁不住又一次泪洒衣襟。

  感情蜜里调油的少年夫妻,刚成婚没几日便骤然分离,夫婿又是去的前线战场,明昭郡主自然知道女儿心里定是酸楚又担忧。

  谢语岚抓住母亲的衣袖,哽咽道:“娘。。。。。。我、我真不想。。。。。。可是,我不能。。。。。。”

  “娘都明白,”

明昭郡主搂紧女儿,慈爱道:“你想说的,娘都明白。好孩子,为难你了,你既心里难受,哭便哭罢。”

  谢语岚闻言抽了抽鼻子,反而渐渐收住了泪水。她拿帕子胡乱擦了擦脸,慢慢从明昭郡主怀里坐起,双眸水光还闪烁着,却努力弯出一丝笑道:“娘,谢谢您。”

  母亲的理解给了谢语岚莫大的安慰。在此之前,只因赵子珩此去办的是朝廷要事,故而她再不好受也只能自己忍着,说不出不让他去的话。

  道理她都明白,也一直告诉自己绝不能阻挠他去做他想做、该做的事情。但是,赵子珩此去既没有确切归期,又将直面战场凶险,那是她心爱之人啊,薛嬷嬷和紫萱她们只会劝她不用太过担心,可她的焦虑、忧惶她们根本不曾感受,自然也无法帮助谢语岚排解。

  母女连心,明昭郡主来这么一趟,谢语岚的心绪好了许多。这一日,母女俩一起用了午膳,又一起歇晌,谢语岚腻在明昭郡主身边,留她在琅王府住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