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古代17李 (第2页)

作者:莫鱼妤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刚开始因为大殿里好多人一起说诗,没有人注意到李清软这诗。当然周围的人是没有忽略的,李温婉对这诗很是喜欢。

“妹妹这诗说是词更为准确,下片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句衔接,往复回环,有如回文。”

李温婉说到这里大殿声音已经开始变小了,李梦幻也在这个时候插嘴“虽少伤纤巧,但亦颇见匠心。可谓是一手好词,妹妹这是在这方面又有一次大的进步。”

这个时候大殿已经彻底只剩下李家三位姐妹的声音,有些角落里因为刚刚的吵闹声没有听见的也被旁边的人知道了。

很多人沉默下来细细品味,大家都对这词很是看好。

后来作诗的几个人没有一个人在比李清软更加适合这场宴会的好词好诗,于是这场比赛的头筹大家都认为是属于李清软的。

李清软很是后悔,没有想到这一词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李清软原本想着在宴会上众人的才能越与自己,就算有少数没有越的自己也可以用这诗一苦思冥想许久得来的。

可是如今怎么说都是好的,大家对于这词的关注也是不低的。

宫宴很快就结束了,几场比试的头筹也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皇室也找到了合适的太子妃人选。

太子妃是来自四大家族商家的嫡长女-商珉。

她在贵族圈里很是出名,不管是所学的技能还是才情都是顶好的存在。在贵族圈子中人情世故和评价是有多高就有多高。

虽然商珉的才学没有李温婉好但也是很好的存在,再加上背后的势力这加分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商珉的婚事自然不是自己说的算的,在父母和家族的指挥下答应了下来。

当然了,皇室的规定也不是他们能拒绝的,双方自然是都高兴的孩子的意见就没有人关注了。

婚约人选定下来了后,具体是什么时候结婚就是钦天监说的算了。

这件事儿也算是一件大事,所以是引起了帝都百姓和贵族的一番讨论。毕竟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皇后更看重的是李家的大姐和二姐。

李家三小姐才华也很棒,可是她已有婚配皇家不可能要这样的人进入皇室。

但没成想最后获得辞婚的竟然是商家的人,一开始大家都不解,后来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讨论,最后他们找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说法。

李家大小姐年龄已经太大了,虽然说你看三抱金砖,可是对于皇族来说根本不需要这一个。

李家二小姐虽然年龄适中,可是却性格不是很适合。

虽然李家对李家二小姐的性格和爱好多加掩护,但是帝都这些人都是人精稍微查查就知道了。

所以大家只有自然而然认为皇室淘汰这两位小姐的原因是这个,当然具体原因皇室是不可能表明出来的。

毕竟这些方式都要保证自己的神秘感和地位,所以自己的想法又怎能轻易说出,让这些世家和大臣们猜中。

其实皇帝和皇后十分后悔之前将李家三小姐赐婚给这镇国府嫡长子。

毕竟从这位的表现来看,可能未来在学习兵法上也可以给他的夫君带来助力。就算不会,那么他镇守在帝都,也可以帮助镇国府打理帝都里有心之人放出去的流言蜚语。

不管怎么样,皇帝对自己当时答应的这一个请求十分后悔,毕竟这等于免费送给这让他忌惮的势力,一个很好的助力。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做任何反馈的决定已经来不及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他们曾经的年龄很晚,有可能因为年龄而导致后代子嗣的稀缺。

这样这个势力之后会因为血脉的问题产生一些不好的事,而这些不好的事的结果就不会有那么太令人关注的地方。

商家和皇室的婚礼最后定在了来年的七月结婚,因为是太子的婚礼需要准备的时间所以选择了这个不算太靠前。

李家三位姐妹不再关注这些事情,一是因为与他们姐妹没有太大的关系,二是因为她们姐妹还要想一想如何把自己在中秋宫宴的风头盖下去。毕竟太出名不是什么好事,关注度依然如此。

李家三位小姐妹派人悄悄的在坊市放留言,有:李家三小姐的那词是提前很早就做出来了,不是现场临时挥。

也有人传:李家三小姐是找的枪手代写。

当然她们还放出来了很多其他的传言来压制自己家的风头,不过她们的行为很快被他们的父亲李家家主现并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