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女扮男装后我c位出道 > 132 北方大势 在会上燕绥剧透未来

132 北方大势 在会上燕绥剧透未来 (第2页)

作者:水墨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最关键的是,燕绥很是心水扬州,扬州地盘很大,还是种植水稻的绝佳地点。那些缺点,在她看来都是优点。地理位置偏僻,可以不用面对四面八方的敌人。若是拿下兖州,那几个方向都有强力诸侯。

人口少,那感情好,最适合安顿流民和灾民啊!

不停接受流民和灾民的豫州,早晚有到上限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块新的安置地。

都说扬州穷,但在燕绥眼里,那是因为没有因地制宜。小麦、小米等作物在南方受气候温差影响产量较低。但扬州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合种植水稻、瓜果和蔬菜。她一直攒着积分,就等着用于大规模种植水稻,优质的水稻种子每亩产量能够超过800公斤。届时收获,稻米不但能够养活扬州人,还能远销北方。

还有就是扬州兵不像北方兵种那么凶悍好战,背靠江河湖泊,这里的人天生是一把游泳好手。若是用骑兵和步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扬州,便能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

总而言之,和谋士们商量过后,燕绥觉得拿下扬州性价比极高。

“扬州田地广阔,且多是平原地区,若是一旦全部开发,那必带来沃野千里,战略潜力是很可怕的。”

未来北伐东征,都有一个强大坚实的粮食基地了。届时扬州恐怖的后勤势力,一定会给北方诸侯亿点点震撼。

现在的扬州,在各路诸侯眼里就是人少偏僻的犄角旮旯,没太多价值。

其实这时期,也只有冀州和豫州被完全开发,在燕绥治理豫州之前,北方大粮仓冀州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州。对比鲜明的是,扬州甚至到了魏晋南北朝都没开发完,一直持续到千年后的宋朝时期,扬州才跃居为最富庶的地区。

燕绥信心十足:“配合我手上的水稻良种,日后扬州必成鱼米之乡。”

这是她的底气和独一无二的优势。

现在,能吃上白米饭和白米粥的人可是少之又少。

“既然主公对开发扬州胸有成竹,更要发动奇攻了。”

郭嘉建议:“扬州各郡各自为政,且都是些胸无大志的统帅,只要连下两郡,其余诸郡必会望风而降。”

在朝扬州派遣重兵之前,燕绥也需要解除北方的隐患。她暗地里派出了荀彧,让他去同陈留太守张邈谈判。

在荀彧的推动下,被抢了地盘的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向手头兵多的袁绍求救。

袁绍旗下的重要谋士郭图,在燕绥的贿赂下,更是大力谏言袁绍发兵,消灭吕布这个不稳定的祸患,扬盟主之威。

作为关东联盟盟主的袁绍,本来就和刘岱有盟约,更想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地盘,于是和自己的发小曹操兵分两路,亲自领兵两万攻打吕布后方,趁其后方空虚,连下三城。

袁绍十分满意,看上了吕布的地盘。现在他兵力打不了韩馥,但自信和刘岱、张邈打吕布是没问题的,毕竟吕布兵少。

吕布丝毫不带怕的,带着骑兵连夜从兖州回师,痛击袁绍的先头部队。但袁绍兵力多,损耗后,后方还在源源不断地补充过来。

吕布有谋士的荀攸出谋划策,但袁绍手下的谋士也不是吃素的,甚至还有熟悉荀攸计策的荀谌,荀攸没有占到上风。

这样一来,吕布对荀攸的计策产生了动摇:先生并没有那么计策高明啊!

难怪之前在洛阳一直名声不显。

在袁绍和吕布僵持的时候,曹操率领的军队绕开了吕布的主力,连续攻占了三城。

为了防范分散兵力,曹操甚至都没有派兵留下来,占据一城就裹挟青壮年离开,不服从的人就格杀勿论,所有粮食都抢走,狠狠削弱吕布的势力。

这样野蛮的行径,让吕布怒不可遏,于是分出一部分兵力,让张辽率领去迎战曹操。同时,他派出使者,去寻求自己好兄弟燕绥的助力。

然而,他的期望注定落空。

对于北方的混战,燕绥乐见其成。燕绥将一部分兵力调到洛阳,在洛阳大片的良田上军屯,并收容百姓,重建洛阳防线。

与此同时,远在幽州的公孙瓒派兵围攻刘虞。实力强横的他率领骑兵,攻破了刘虞十万军队的防锁线,在乱军之中斩杀了刘虞。

随后,公孙瓒接管了刘虞的势力,迫使他们投降。但燕绥却知道,不少受过刘虞恩惠的人,只是在等待一个报仇的时机。

幽州是块贫瘠又战乱的地方,她只需要耐心等待,等中原安定后再腾出手来,所以只派出人去接触刘虞旧部。

野心勃勃的公孙瓒,盯上了冀州这块肥肉。他不待整顿好幽州,就迫不及待地派自己亲信领着五千骑兵,打下了冀州和幽州接壤的两座有十万人口之众的县城。

冀州牧韩馥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调兵遣将防范公孙瓒。作为关东联盟的重要一员、曾经袁氏门生的他,因为冀州和幽州局势紧张,逐渐断了给袁绍的粮草支援。

这可把袁绍给气坏了,召集谋士们商量,要如何对付韩馥。

“韩馥是个无能的人,根本不配拥有整个冀州!”

袁绍坐在主帅营地里,气呼呼地说。本来攻打吕布不顺就够让他糟心了,没想到韩馥居然还临阵撤了粮草,这下他的粮草只能支持一个月了。而军队中,除了曹操拿下几城,张邈和刘岱那一路部队对上兵少的高顺后,居然也没占到上风。

与此同时,燕绥也在和谋士们分析北方的局势。

在会上,燕绥剧透未来:“接下来,袁绍可能一举吞并冀州,诸位可有法子阻止他?”

出差回来的荀彧讶然道:“庄主何出此言?此举不亚于蛇吞象啊。”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