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女扮男装后我c位出道 > 67 逐鹿中原 招募诸葛

67 逐鹿中原 招募诸葛 (第3页)

作者:水墨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说着,让人取了图样给诸葛亮看。

甚至在接下来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没得到解决。最后为了追求坐得稳当,反而是人力轿夫用得多了,根本没有人上心这码事。

“四轮比两轮要稳当许多,载重也多。”

诸葛亮小大人似得评论道:“但要是车辕陷在土里,或者转向时候十分麻烦。”

相比起来,两轮马车就好操作多了,堪称指哪转哪儿,所以行军打仗都是用两轮马车。

燕绥笑道:“颍川的路修得很平坦,在上面跑四轮马车很轻松,转向的问题也少,所以我准备推行这种马车,再加上些减震装置,减少颠簸。但转向的问题不能忽略不计,想着还是把这隐患解除了好。”

发达的马路和马车运输,能解决颍川郡的治所同其他县的交通问题,这些马儿的脚掌也都打了马蹄铁,也就是马掌,用来保护它们的蹄子。

这样日后,让四匹马拉着四轮马车在平整的路上奔跑,开通“马路大巴”

线。这样不但有利于促进贸易和经济,还有利于燕绥控制治下。

若是不操心马匹的养护问题,乘坐马车从阳翟前往颍川郡的其他县城,快则一天,慢则两天,比以往乘坐马车慢悠悠赶路快了一倍不止。比起和人走路差不多的牛车,那速度更优越了不少。

“使君是打算在前轮的中轴,加一个控制方向的机关?”

诸葛亮看木匠们焦灼的重点都在这个部位,便询问道。

“正是,”

燕绥连忙抛出更多的线索,试图激发诸葛亮的灵感:“需要在这里放一个转盘式样的部件。”

燕绥本以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没想到工匠们研究了几天,都一筹莫展。

诸葛玄在旁边暗自摇头:这与礼制不合,四匹马拉的车,普通人怎么可以乘坐呢?然而转头想自从董卓进京,礼制崩坏,甚至各地诸侯都揭竿而起,现在计较这个也着实没有意思。

而且燕绥一看就是把他们当自家人的,行事作风一点都不藏私,更对侄子寄予厚望,便缄口不语。

诸葛亮看着高大的四轮马车,手里拿着绘制的图样,不多时心下就有了思路,拿起了木工放在一旁的工具,开始专注地敲敲打打。

诸葛玄陪燕绥站了一会儿,正要呵斥诸葛亮,却被燕绥拦下了。

“既然孩子感兴趣,就由他发挥吧,子默不妨移步,正有些府中事务请教您啊。”

诸葛玄拱手谦逊道:“岂敢岂敢?玄才疏学浅,能为府君分忧,是鄙人的荣幸。”

顺理成章地,燕绥就将其留了下来,聘为从事。

诸葛家虽然在琅琊是名门望族,但远离故土就失去了对区域的影响力,她可以放心大胆地启用。

其实世家大族离开根据地后,和“寒门精英”

区别不大。燕绥于是聘诸葛玄为从事,请他协理政务。

诸葛亮也开始了和叔父一样上班打卡的生活,因为对创新看得很重,燕绥在阳翟的太守府旁边设置了一个新的工坊,叫做阳翟研究所,挂在衙门的下面,专门钻研农具、改造车辆等。

里头的一应工匠都被燕绥划为了衙门编制,每个月的十五按时发放月钱。听到消息的能工巧匠都十分心动,在乱世做官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对于士农工商中排名靠后的工匠。

工匠们纷纷感慨:就算只是一个类似衙役的职位,那也是官啊!

不但地位受人尊重,还能稳定地从衙门领取薪水,再也不用担心灾年成为流民了,这份安全感对工匠们来说难以抗拒。

不久,在神童诸葛亮的带领下,四轮马车转向的轴承研发了出来,数十辆高大的四轮马车都投入了使用,奔驰在了颍川的马路上,辐射整个颍川郡。自此,不论是运输货物还是将人力流通,效率都大幅提高了。

与此同时,戏志才这边也传来了好消息,有一名叫马钧的少年揭了榜,自称成功改良过织布机。

虽然少年自从揭了榜单后就饱受质疑,戏志才却不是以貌取人的人,立即对少年进行了考校,见其对织布机的部件和运作对答如流,便拨了人手给少年,让他改良。

燕绥眼前一亮:这个名字,她是有印象的。马钧这个天才,有一项很有趣的发明,他把木制的动轮装在木偶的下面,发明了“水转百戏图”

,妥妥一个机械苗子。

郭嘉正陪同她处理文书,看到戏志才对马钧的推荐,摇着扇子赞叹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

燕绥却道:“是我们运气好,这样的发明家可是百年都出不了一个,后天休沐,我有心回阳城和他交流一番。”

郭嘉扬眉,揶揄道:“昨天庄主刚说诸葛家的是百年一遇的人才,现在又多了一个?”

的确,一个郡县,往往百年才出现一位经天纬地的人才。但耐不住她把天下十三州的人都聚集在旗下了啊。燕绥面上不免有一丝得意:“哈哈哈,奉孝倒是提醒到我了,我带上诸葛亮,这两个发明家凑一起说不定有惊天动地的智慧火花碰撞呢。”

郭嘉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