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大明汉军 > 第九十六章 曲阜

第九十六章 曲阜 (第2页)

作者:千山一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如今你辛苦攒下的基业都要到了我的手中,你的妻女都是我的!

哈哈哈!”

兖州府,曲阜城外,一身便装的朱由校端坐在马上看着跪下的男子道:“衍圣公倒是消息灵通,知道朕要来祭拜孔圣人。”

也是一身便装的孔胤植跪在地上听到朱由校称呼先祖为孔圣人而非文宣王时,心中不喜,但还是大声说道:“陛下在济南惩治贪官污吏早已传遍山东,臣猜测陛下必到曲阜,所以臣在三日前就在此守候,以期尽快见到陛下天颜!”

朱由校看着曲阜城笑了笑,道:“倒是辛苦衍圣公了,王天仪,进城去布置吧,金良辅,把依仗拿出来。”

布置?就算是布置也不是你一个锦衣卫去啊,虽然有些不解,更令他不解的是,鲁王朱寿鋐随驾在侧,孔胤植还是恭迎朱由校等人进城。

“朕第一次来鲁国故地,想走走看看,就劳烦衍圣公帮忙带路,顺便给朕介绍介绍鲁国历史。”

朱由校一句话,衍圣公孔胤植就成为导游。

虽然有些搞不懂朱由校到了曲阜不先祭拜先祖文宣王,而是选择逛街,但孔胤植还是认真给朱由校、朱由检、朱寿鋐、丁绍轼、孙承宗等人介绍着鲁国历史文化。

“曲阜”

之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约公元前27世纪末叶,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随后,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死后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在“三皇五帝”

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

周武王灭殷之后,就把少昊之墟封给了周公,国号为鲁。周公因为辅助成王的缘故就没有前往封地就国,于是让嫡子伯禽前往封地就国。

鲁国作为宗藩(姬姓诸侯),周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

、“奏天子礼乐”

,伐灭管蔡之乱,平定徐戎之叛,鲁国得到“殷民六族”

,而鲁国地处东方海滨,盐铁等重要资源丰富。

强大的文化和经济条件,使得鲁国成为西周强藩,周边小国:曹、滕、薛、纪、杞、彀、邓、邾、牟、葛诸侯时常朝觐鲁国。

鲁国长幼之乱:武公有长子括、少子戏。武公九年,武公带着两个儿子,西去朝拜周宣王。宣王很喜欢戏,不顾大臣劝谏,立戏为鲁国的太子。

鲁武公死后,太子戏立,是为鲁懿公。懿公被他哥哥括的儿子伯御带着鲁人干掉。伯御安安稳稳地做了十一年鲁国国君,最后被周宣王兵给伐灭了。

周宣王把伯御给诛杀了,就立懿公戏的弟弟称,是为鲁孝公。那个时候起,周天子的威信日益下降,而诸侯国弑其君的事情时有生。

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九位鲁侯在位期间,作为卿家的三桓(孟氏、叔孙氏、季氏)与公室争权夺利,尤其是以季氏的执政与公室的反击最为激烈。

哀公即位后,想要伐灭三桓,结果反被三桓逐赶,死于有山氏。哀公死后,三桓立公子宁,是为悼公。悼公时期,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oo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春天,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不久,孔子周游列国。

直到鲁穆公时期(前415年-前383年),鲁国实行改革,任命博士公仪休为鲁相,遂渐从三桓手中收回政权,国政开始奉法循理,摆脱了三桓专政的问题,重新确立了公室的权威。

顷公二十四年(前255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后七年(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

孙承宗等人随着默然听完,丁绍轼、朱延禧心中长叹,已知不能改天子意愿也。

朱由校安步当车的一边听着,一边看着曲阜城的风景。

相较于后世过度开的古城,这一时代的曲阜更多充满了文艺和生活气息,大街上几乎见不到白丁,都是穿着士子服或儒衫的文人,即便是屠夫,也与别的地方的屠夫不同,言语中,多了之乎者也。

当然,除了雅士,也有为生活的蹦波、破案滚打的人,甚至少部分人面带恐惧,行走匆忙。

曲阜县城不大,孔胤植也不可能带着朱由校他们把每个角落逛了,丁绍轼、黄克缵体力也没那么好。

差不多回到南城门,朱由校淡淡说道:“衍圣公回去换好衣服,待会在孔庙,朕等着衍圣公。”

孔胤植没来由的心中一阵烦躁,但还是躬身告退,回去换上衍圣公的袍服,朱由校摆摆手,让鲁王、信王还有朝臣下去更衣,自己也去了行辕。

一炷香后,当孔胤植带着孔府有官位在身的人穿着朝服来到先祖庙时,看到天子亲军林立的场景,心中更加烦躁。

感谢青衫落寞的月票,感谢enzi1217、高山有悦、书友xxx的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