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用心良苦 (第2页)

作者:小车仔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百姓一年到头,就指着这些粮食卖些银子,好为家中添置家什,只能忍受那些粮商的盘剥。”

“甚至还有地方,粮商伙同贼匪将那些不卖粮百姓家的粮食盗取,甚至烧毁。”

听到杨幼文的讲述,朱元璋的怒火立刻转移到那些粮商身上。

“真是该死,咱家已经将商税压到三十税一,这些商人居然还这么索取无度。”

“陛下所言极是,商人逐利低买高卖本无可厚非,但手段如此过激着实可恨。”

“因此,臣才要将那些粮食直接购买过来,如此一来商人想要粮要么去其他州府,要么只能接受臣的定价。”

朱元璋对杨幼文所说大感兴趣,不知不觉间,他对于杨幼文“贪污”

行径的怒意已经削弱不少。

“那些粮食,你们都收在仓中?”

杨幼文摇了摇头:“臣能力有限,购于百姓的粮食太多,仓中实在存不了那么多,因此多出来的要么卖与粮商,要么用于投资各地的一些商家。”

“此举也为府衙和下属的各个县衙增加了不少收益,有了这些钱财,驱使吏员衙役更加方便,而且也能减少衙役们对于百姓的盘剥。”

朱元璋听后大为赞同,他也是从底层百姓开始的逆袭,他知道那些衙门中人对百姓的欺压有多严重。

“这点做得好,做的很好。”

虽然杨幼文的做法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同,但他还是不解。

“虽然你们此举,可以让百姓减少很多损失,也打压到了粮商。”

“可是要想做到这些,只要你们严加管束粮商,也能做到,为什么非要这么吃力不讨好的囤粮。”

“囤积的那些粮食既不上交朝廷,也不售卖,如此究竟有何意义?”

杨幼文继续解释道:“回陛下,丰收之年谷贱伤农这点刚刚已经说了,此时官府出面屯粮,等到饥荒之年就可以拿出来用。”

“而且还可以售卖给其他县城,这样既不会让百姓吃亏,还能帮助其他的地方,一举多得。”

朱元璋听后默默点头,这么做无论是对于官府还是百姓,都算得上是两全其美了。若是大明不是如今这样百废待兴,他也想将这办法推广到其他郡县。

如今有些地方的百姓正在遭受水旱灾害,一些地方的百姓今年甚至颗粒无收。

那些地方的州县衙门中人都在饿肚子,更别提出钱收购粮食,朝廷的救济也是杯水车薪,这其中还有人上下其手贪污赈灾粮,真是可恨。

想到贪污,朱元璋忽然意识到,现在这位杨幼文还以贪污的罪名,跪在阶下。

如今看来杨幼文的贪污之事倒不存在,杨幼文这边的唯一问题,就是没有就爱你过丰收之事上报朝廷。

或者换个说法,这件事是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双方之间还没有沟通,导致的结果。

另外徐州丰收这件事,就算没有及时上报朝廷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这是他自己的政绩,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琢磨了一番,似乎杨幼文只能算是有过而非有罪,所作之事也算得上是用心良苦。

“好了,既然事情说清楚了,杨知府也不必继续跪着了,你们快快将其搀起来,松去镣铐。”

站在杨幼文身旁的两个侍卫,听到朱元璋的命令,立刻给杨幼文去了镣铐后将其搀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