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袁宝璟为什么会判那么重 > 第二十九章 福伯归来

第二十九章 福伯归来 (第2页)

作者:小的莹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曹操听着身后传来的欢呼雀跃声越来越近。

袁绍一脸平静,望着福伯的身影渐渐跑来。

“公子,那李膺名士愿意收你为学生了。”

福伯顾不上大口喘气,高兴溢于言表。

他是自内心的为自家公子感到高兴。

最开始时,他甚至觉得公子有些舍近求远,徒耗光阴。

李膺名声不显,自家公子贵为袁氏嫡系,去远赴外地所求一尚且不知是否沽名钓誉的名士。

而在这几日的经历下,福伯第一次觉得,这被世人传唱的八俊之并非浪得虚名。

就连府下门人待人也都不以势压人,恰逢大雨滂沱,甚至主动拿出府内曲折伞以求避雨。

如此行径,福伯扪心自问,袁氏虽一贯自诩清名,主上待人尚且宽厚。

但若是与李膺相比,袁氏总归是小道,真正的名士是胸怀若谷,心系大汉,满腔热血恨不得尽数挥洒。

好在如今,自家公子竟真能得到这种名士垂青。

同时他也在暗自纳闷,自家公子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文章能够让那李膺名士观之都不由得出感慨。

袁绍心底那块久久未曾落下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实际上,他也不确定。

面对李膺这种风雅淡俗的名士,走常规操作应该没有丝毫可能。

虽然前身曾娶了李膺之女为妻,顺利的成为了李膺门下,以致名声大振。

但如今袁绍尚且尽孝,他为了提前将名望提高到巅峰,遂选择直接抄捷径。

拜李膺为师。

好在,自己的那篇囊括了学术,经学,韬略都有所涉猎。

当然,这属于袁绍结合了当代网友,加上自身的一些实际理解。

袁绍家传孟氏易经学,涉猎甚多。

叔父袁隗的老丈人海内大儒马融更是大汉泱泱学子及士人都争相学习的对象,其儒家经学所传极广。

袁绍幼年时曾倚仗叔父袁隗的喜爱,黏着叔母拜见过马融,顺便学习了几年经学,马融虽未名说,但实际上其早已将袁绍当做了自己的门生。

只是碍于有丈婿关系,袁绍没法直接拜师。

马融对这个侄孙倒是很喜欢,时不时的也曾让叔父将其带去听学。

其门下的不少太学生都已或多或少的认识了袁绍。

福伯也时常跟着袁绍去过马融大儒府邸,门下却是有些趾高气扬的态度,哪怕是面对袁氏子弟时,也丝毫没有减弱。

所以福伯才会对那李膺备受推崇,能够做到门下侍卫都待人和善。

足矣见得李膺的气度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

在这个名士将名声当做身外性命的时代,名望已经远远越了他本身的效果。

袁绍也是露出一丝欣喜。

“此行多谢福伯了。”

他明白。

自己的那篇文章虽说放在现在惊世骇俗,足矣引得无数学子争相推崇。

但在韬略,学术,经学都已灵活运用的李膺面前,能否引起李膺的注意力,袁绍也不确定。

而这一切。

自然也都被尚未离去的曹操听在耳里。

这袁绍怎么哪里都有他的身影啊。

李膺的名号他自然是知晓。

被士人备受崇敬,世人皆以能够得见三君,八俊,乃至八厨等为骄傲。

哪怕是经历党锢之祸后,李膺虽被罢官归乡,但其名声却是传播的愈来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