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小说网>三国争锋 > 第九章 名士伊籍

第九章 名士伊籍 (第2页)

作者:日月苍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伊籍疑惑的看向刘琦,“公子请说。”

“这次张悦害我,以蔡瑁等人的能力,事先不可能察觉不到,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阻止,要知道现在把争斗公开化对他们没好处?”

刘琦问道。

刘琦说完,伊籍笑了,是笑了,笑的太明显了,就差哈哈大笑了。这刘琦脑子终于开窍了。伊籍就想飞快去告诉那些好友们。这些年,他们这些支持嫡长子的人,一直在于蔡夫人等立幼的势力相争,只是和刘琦说了很多次,这刘琦就是不作任何表示。问的多了就推说一切由刘表定,好悬没把他们气死,没想到今天顺口提了一下,刘琦就开口了,而且说的这么直接。

人生最快乐的是在你即将放弃的时候取得成功。伊籍现在心中那个高兴啊。

刘琦现在正一脸认真的看着伊籍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答案,幸好刘琦不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不然就要羞得无脸见人了。

“咳”

伊籍正高兴抬头见刘琦正专注地看着自己,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忙咳嗽一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同时暗骂自己太不淡定了。多大点事就激动成这样。

“公子,其实这和他们代表的利益有关,蔡夫人不阻止那是她一方面想除掉公子以减少障碍,另一方面,她想试一试公子在州牧大人心中分量,以便为今后的事情做准备。至于蔡瑁,蒯越等是为家族考滤,想为今后做事找一把尺子,来决定怎样做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伊籍一针见血的指出。

“蔡瑁等不是支持刘琮吗?”

;刘琦疑惑的问道。

“不是,像蔡瑁这些人是不支持任何人的,谁给他们家族的利益大,他们就会倒向谁。”

伊籍显然对这些世家看的很透。

“你是说如果我给他们巨大的利益,他们也会倒向我。”

刘琦有些不确定。

“不错,不过几率会很小。”

伊籍毫不犹豫的说。

“嘶”

刘琦倒吸了一口气。“这些世家简直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保不齐那天就会爆炸。”

试想你在前线打仗,这些世家突然来个背后捅刀,那就完了。

“那先生以为我接下来该如何做?”

刘琦这句先生叫的心服口服。

伊籍没有注意到刘琦语气的变化。因为他心中实在是太高兴了。

刘琦终于正大光明的说出来了,这次是赤裸裸的表明态度啊!

他能不激动吗。不就等的是这一天吗?他心中一再叮嘱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激起公子大雄心,大干一场,怎莫说也要在史上留个名?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说道:“公子现在要做的就是树立一下自己的威望,公子在荆州虽有些贤明但是还远远不够,要让荆州所有的人,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三岁儿童都能知道公子,这样公子才能在荆州一呼百应,做什么事都会容易很多。第二,公子现在手中没有军权,公子不仅要在百姓心中树立威望还要在军队中树立威望,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才是上策,这一点公子不妨从长沙做起,经过这次事情在加上我们暗中谋划,长沙太守张羡有很大可能被罢官,公子可以安插自己的人作为公子的基地。不过长沙毗邻孙权的势力,不是长久之地,公子还当另觅他地。”

伊籍说的很轻松,仿佛现在长沙就在手边一样可以随时去取来。

他见刘琦听得非常认真,暗自欣喜,压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继续说:“第三,公子身边缺少人才,在这乱世,人才是立身根本,公子需要谋士为你出谋划策,需要武将为你开疆拓土,需要文臣为你治理城池……公子现在身边有多少人才,公子应该清楚,公子应当早些谋划招揽一些人才为将来做准备,而在这乱世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乱世出英雄这个道理刘琦懂,伊籍说的这几个方面也正是他所欠缺的,名声当然重要,你看袁绍手下人才济济那是为什么?还不是袁绍祖上四世三公的名头招来的,那刘备连一立身之地都没有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随?还不是仁义皇叔这个名头带来的。刘琦本来无所适从,现在经过伊籍一说觉得事情还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不经意的舒了一口气。

“敢问先生,对当今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刘琦迫切的想知道自己所处的到底是什么时间?

“当今曹操刚平定徐州、豫州等地,正一边休养生息,一边与袁绍暗中较劲,只是现在两方都没准备好,我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和袁绍生冲突,曹操势弱必不会先出兵,就看袁绍什么时间出兵了,马腾,韩遂,公孙度等地处偏远无力争夺天下。江东孙权已经整合了内部势力,固守江东,易守难攻,但也自我封闭无法扩张,荆州虽三面环敌,但刘璋无能必不会来攻,若联合江东则进可攻退可守,可州牧大人无扩张之心,若不然必能问鼎天下。”

伊籍说道最后情绪也没刚才那么高涨了。

刘琦却松了一口气,幸好好没有打‘官渡之战’,不然就回天乏力了,但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

伊籍又和刘琦聊了一会就离开了,他要将喜讯告诉那些同僚,多年努力没有白费。伊籍想到这情绪愈高涨,面上却是不显,和来时一模一样。

伊籍走后,刘琦越想越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就是不知道哪不对劲。刘琦刚醒来身体没有回复,又折腾了一天,到现在已经有些困了,于是在晴儿服侍下歇息了。

与此同时,伊籍奉命探望刘琦的消息,已传到襄阳大小官员的耳中。襄阳气氛一时间有些诡异。

颍川,的一个小村庄中。徐庶看着手中母亲熬夜为他赶织的青衫,想一想母亲为将他培养成才花费了多少心血,现在还在不停的劳作,眼睛有些湿润。他将衣服放好,对着家门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疾步离去,目光坚定,脚步低沉。

身后老人,默默地看着待身影消失后良久,才转身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