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第1页)

作者:绿豆红汤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也是,这个年代有辆自行车不亚于她那个时代开着法拉利。

  称了三根黄瓜两个土豆一把韭菜只花了八分钱跟一张票,苏愉寻摸着口袋里的七块钱,走出供销社了又拐进去买了块儿骨头,这个点儿还有肉剩下肯定不是好肉,她看着像是猪脖子旁边的骨头,做不好吃着就有味儿,但她已经两天没沾荤了,回忆了一下,“苏愉”

还是在半个月前宁津在家时吃了两块儿瘦肉,难怪她见到肉了这么馋。

  她给自己找好了理由,把钱票痛快地递给了售货员。

  在她离开后,供销社角落里的一个女人拉着她隔壁卖鸡蛋的售货员说:“刚刚买骨头的那女人你看见了没?我邻居,二婚带儿子嫁人还让她男人给她买工作,前天她带来的那个跟她继子吵架,两个男娃子都跑了,家里就她一个人了她开始吃独食,啧,装了大半年的好后妈,这可让我抓住她的狐狸尾巴了吧。”

  “那有可能是她两个儿子要回来,现在孩子不在家,哪个舍得割肉吃?”

女人暗翻白眼,挨着杜小鹃工作,她是啥人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典型的看不到自己屁股上糊的屎,净逮着人家说窝囊。

  杜小娟噎了一下子,想着平安那小子每次去他姥家过不了两夜就要回来,还真有可能是两个男娃子回来了,苏愉那女人就表面功夫做的好,什么家里有好的了都先径着两个娃子吃,她就是会演,这种家里的事她不往外说鬼知道?所以她一直坚信苏愉就是个面甜心苦的狐媚子。

  苏愉回去吃了个不算早饭也算不上午饭的饭,洗了碗喂了狗就出门闲逛,反正她打着要离婚的主意,两个孩子也不回来住,他们屋里的床单被单她也懒得洗晒,去净衣裳还要去堰里,不仅腿蹲的麻,挎着筐子也会把衣裳裤子给滴湿一半。

  大半天在街头巷尾闲逛,用眼睛去看,用脑子记路线,不再是像昨天那样机械地按脑子里的记忆来了解这个公社。

  半下午肚子又饿了,她提脚往回走,刚进巷子就见门口站了个男人,正在掏钥匙开锁,她酝酿了一下情绪,咽下震惊,再次抬头时跟正准备关门的他对上了视线。

  是个国子脸的男人,但不是严格的国子脸,他下巴长得好,让他看着正气、浑厚却不呆板。

  “怎么这么早就下班了?”

  “怎么今天回来了?”

  两个人同时开口,苏愉笑了笑,朝他走了过去,跟他进了屋,“不是还有三四天才回来嘛,猛地看到有人在开家里门把我惊了一下子。”

苏愉先开口,掩饰她之前的不自然。

  “我先回来了,去枣县的车我找老谢帮我跑一趟,平安跟小远呢?家里没出事吧,我前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吃到一半碗突然破了,心里还慌,那碗我端的时候连个裂缝都没有,好端端的就破了,我怕是个不好的预兆,昨天搭车就往回赶,平安跟小远呢?家里没出事吧?你今天咋回来这么早?”

他再次询问,脸色凝重。

  前天中午啊,不正是“苏愉”

出事的时候,她觑了他一眼,“平安跟小远都在他们各自姥姥家,家里也没出事,出事的是我,但也缓过来了。”

  “你出事了?咋了?挨欺负丢工作了?”

这才能解释她今天半下午的还在家,同时又松了口气,还好,只是丢了工作。

  他眼里的紧张骗不了人,“苏愉”

是他老婆,他有知情权,所以她隐瞒了关于她的一部分事,把前因后果都给他讲了一遍。

  “那你现在还有没有事,要是不舒服我带你去医院再看看。”

  “好好的,健康的不得了。”

苏愉蹦了两下给他看,他的关心是真心的,这时她真为他跟“苏愉”

感到可惜,一个千里之外的男人在她死亡时感到心慌,有心灵感应,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都弥足珍贵。

  她一个不相信爱情、不愿意结婚成家的人突然感性起来了,到了嘴边的离婚不知道该如何提起。

  第4章oo4初谈离婚

  “我一路赶回来都还没吃饭,你做的午饭还有没有剩的?我肚子饿了。”

确认家里都好好的,提起的心落地了,肚子也有了饿感。

  “还有一碗干饭,我去给你热一下。”

苏愉决定等他填饱肚子了再跟他谈离婚。

  “不用热,这大热天的吃热饭还冒汗。”

他把手上提的一个布袋子递给她,自顾自往厨房走,“这次回来的急,没有时间寻摸东西,这里面有两个罐头,搬的时候瓶子炸印了,就我跟王哥一人拿了两瓶,你拿进去等俩孩子回来吃。”

  苏愉掏出罐头一看,瓶底是有碰炸的印子,但印子很浅,瓶子没有破,是两个橘子罐头,这年头买什么都要票,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孩子们能吃的零嘴很少,也就宁津是货车司机,他每次运送货回来能捎点东西。

  坐在椅子上没动,看男人端着一碗白干饭可劲儿的往嘴里扒饭,腮帮子撑的鼓起,看来是真的饿狠了。

  “慢点吃,别噎着,这是晾凉的开水,喝点,没菜净米饭挺干的。”

她进屋从锅里端出一碗水给他放桌上。

  “白米饭嚼着清甜,哪会觉得干。”

但他还是端起水一口气就给喝干了。

  吃了饭喝了水,两个碗往桌上一推,揉把脸说:“肚子不饿了就想睡觉,我去接平安跟小远回来,你在家做饭吧,我看橱柜里还有一截骨头,跟土豆炖了晚上吃,这大热天的你就是把肉泡在水里它也坏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