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第1页)

作者:酒狮一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但是鲁嬷嬷在她和亲的时候,竟然坚持跟着她去,这才令赵永乐彻底改观。

  那时候薛皇后都说了教养嬷嬷无须陪嫁,鲁嬷嬷在京中有自己的家人,荣养之后就能享福,但她却毅然抛弃这一切,只因为想在北夷帮着赵永乐维护她的地位。

  鲁嬷嬷是打从心底认定赵永乐是大魏最尊贵的女子,任何人都不应该冒犯她。

  赵永乐上辈子受的苦太多,所以鲁嬷嬷对她这一点好,她也记住了,本来人就有千百种,她身为皇太子独生女,是上位者,就要好好依着旁人的秉性去对待他们,而不是一味排斥。

  赵永乐觉得自己上辈子太笨了,因着讨厌鲁嬷嬷,当鲁嬷嬷斥责其他贵女时,她为了与鲁嬷嬷作对,还故意站在对方那边,朝鲁嬷嬷回嘴。

  其实那些贵女都讨厌赵永乐,赵永乐这个举措,只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罢了。

  这一世赵永乐就要好好利用鲁嬷嬷的顽固古板,去对付那些对自己不敬的人。

  赵永乐轻咳两声,才开口:“嬷嬷说的也太言重了些,我虽也不信什么身带戾气的谣言,但芷萤妹妹不过一片好心,她当时送丫鬟来别宫,我还令人不可随意使唤那丫鬟,毕竟别宫数十宫人,难道还得累着芷萤妹妹特意送给我的人吗?芷萤妹妹向来对我敬重,确实说什么流年、戾气,是有些迷信,但芷萤妹妹年纪还小,轻信人言也是有的。”

  鲁嬷嬷听着这番话,真是越听越不高兴。

  赵芷萤更是差点面孔扭曲,赵永乐听起来像是每一句话都在维护她,但实则轻易地就破解了沛儿劳累过度失足落水的谣言,还显得她年幼不懂事,偏偏因为赵永乐一副为她说好话的样子,赵芷萤都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

  鲁嬷嬷可不会等她反应过来,眉间的皱纹更加深了,又开口道:“正是因为宜芳郡主年纪小,更要趁早掰正这些不妥的想法,别宫中那么多人,偏偏宜芳郡主送的人落水而死,这就没有尽到伺候主子的本分,老奴理解明珠郡主因心疼妹妹所以不计较,但宜芳郡主还因此轻信谣言,那就大大的不妥了!”

  众人听到这里,虽然并不喜欢刚刚鲁嬷嬷的态度,但也开始质疑起那个赵永乐克死身边人的谣言。

  尤其宜芳郡主送去的人因劳累过度失足而死,这确实不合理啊!

难道明珠郡主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吗?而且听说薛皇后还去了别宫一趟,那别宫的宫人更不敢怠慢明珠郡主,这么一说,宜芳郡主送去的丫鬟,是怎么劳累过度的?

  赵芷萤感受到其他人投来质疑的视线,她费了好大劲,才扯开嘴角,僵硬地笑道:“是……是我没有深思外头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倒让姐姐笑话了……”

  她虽尽最大努力看起来没事,但气红了的眼睛藏不住她的情绪,其他人一时都觉得尴尬不已。

  潘玲从刚刚就不喜欢这鲁嬷嬷说的话,见赵芷萤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便拿她作筏子,指着鲁嬷嬷骂道:“你这老奴才!

芷萤也是郡主,更是端康王的嫡女,也是你能说得?况且你说明珠郡主是大魏皇室最尊贵的女子,把其他皇室女子置于何地?你可知道我是谁吗?”

  鲁嬷嬷看向潘玲,眼神十分冷漠,立即回道:“老奴自然知道,潘姑娘是宁平侯府二房小姐,安阳大长公主的孙女。安阳大长公主未出嫁前,老奴是她的大宫女之一,承了大长公主的恩惠,才到皇后娘娘身边伺候,老奴方才说的话并没有错,安阳大长公主身为大魏皇室嫡系血脉,也会认同老奴所说的话,潘姑娘若是不信,不妨亲自问一问大长公主。”

  潘玲没想到这鲁嬷嬷竟然伺候过自家祖母,顿时哑口无言,她再怎么骄纵,也知道若对祖母身边的旧人无礼,那是多么坏的名声。

  但是潘玲当然不知道,自家祖母是因为鲁嬷嬷不知变通才将她送给弟媳。

  薛皇后也是因为大姑送了这么个人,再怎么样也得供着,这回便趁机把烫手山芋赐给赵永乐。

  赵永乐在心中真是笑得打滚,她上辈子怎就看不出来鲁嬷嬷是这么个宝贝?带着伺候过安阳大长公主与薛皇后的人在身边,她岂不打遍京城贵女无敌手?

  连潘玲都无话可说,其他人自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赵永乐出面缓颊,微笑道:“鲁嬷嬷说的都没错,但芷萤妹妹还小,这次知道错了,下回自然会改正,要不我回宫后向皇祖母建言,再派个教养嬷嬷给芷萤妹妹,也算是还了芷萤妹妹送丫鬟给我的心意。”

  赵芷萤听了,满脸错愕,开什么玩笑?她本就有教养嬷嬷,还活得好好的,薛皇后若再赐一个来,她教养有失的名声不就传了出去?

  看到鲁嬷嬷似乎对赵永乐的说法十分满意,还点了点头,赵芷萤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也不想针对鲁嬷嬷了,再说下去,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这时端康王妃休息了会儿又出来,并没有察觉到气氛有何不妥,其他人也不敢提起方才生的事,非常有默契的提起别的话题继续笑谈。

  毕竟鲁嬷嬷方才话里话外是把端康王嫡女摆在明珠郡主之下,等闲的人都不敢轻易出头。

  且赵芷萤自己都没想着向母亲诉苦,因着她知道母亲也怕薛皇后呢,薛皇后赐给赵永乐的人,母亲哪里敢说什么?

  关于赵永乐身带戾气的传言就此消弭,反而是在场的夫人闺秀们对赵芷萤的印象略微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