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茶楼听书 (第1页)

作者:大城市的折耳根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准备一个猪肘子,用火把表面的绒毛烧掉,用刀刮去表皮烧的黑层,洗净肉,在表面打上花刀方便入味。

凉水下锅,倒入黄酒,姜片烧开,煮出血沫,捞出装盘备用。

起锅烧油,小小火把冰糖熬成枣红色,下入猪肘翻炒。

加入葱段姜片花椒八角香叶桂皮翻炒,再加入酱油翻炒,翻炒均匀。

倒入没过肉的水,最好开水。这里水要足够,中途最好不要加水。一定小火炖小火炖,盖盖子。

一个时辰后,汁剩的不多了,加点盐,鲜香粉。

加入煮好的鹌鹑蛋,收干汤汁。装盘。

再准备一个蒜泥白肉

选用新鲜的猪五花整条放入锅中,加入砂仁,姜片,黄酒一块煮,直至猪肉煮熟。捞出切成薄片卷起来摆在盘中。

将蒜泥、酱油、辣椒油、白糖、醋、盐、味精等调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将切好的猪肉薄片放入盘中,加入调好的蒜泥调料,让调料充分渗透到肉丝中。最后撒上芫荽。

将拌好的蒜泥白肉热片冷吃,口感鲜美,蒜味浓厚,肥而不腻。

看着猪下水,又简单爆炒了一个猪肝,爆炒一个肥肠。

剩下就由元阿奶跟晴雨来做几个素菜,简单拌个酸菜海带丝,又炒了个小白菜。

看着菜都准备得差不多,苏苏又看着小姑带来的一壶牛乳打算做个甜品给大家尝尝。

这个朝代牛不能随意宰杀,可大户人家也是有喝牛乳的习惯的,小姑父在县城朋友多,所以平日里总有些她们不常见的新奇吃食。

苏苏想了想便决定做一个糖蒸酥酪。

将牛乳倒入锅内,最小火加热,蒸一点牛奶的水分,帮助后期凝固。

将阿奶做的米酒压出纯米汁备用。

将放凉的牛乳挑起表面的奶皮不要,然后倒入容器中。

将米酒汁也倒入,混合均匀。

然后分次倒入各个小碗内,放入上汽的蒸锅,小火蒸一刻钟,关火后焖一会儿。

拿出放凉后可以立刻吃,也可以放冰窖冷却后吃。吃之前点缀一点桂花蜜。

一切准备妥当苏苏回屋换了身干净利索的衣服,坐上饭桌,等待上菜。

一大家子,男人一桌,女人一桌,男人那边就喝酒吃菜,女人这边就吃菜配上冰镇后的酸梅汤。

一桌子菜大家都赞不绝口,说苏苏这手艺不去开酒楼实在是可惜,苏苏笑笑不说话。

酒足饭饱后,苏苏叫晴雨去把井里的西瓜捞上来,切成合适的三角形状,一人一块刚好解了夏日的燥热。

又上了冰镇后的糖蒸酥酪,一家人吃得都可满足了。

吃过饭时辰还早,苏苏便提议去夜市逛逛。

“听说今日有赛龙舟,不过赛龙舟白日已赛完了,晚上不知道有什么活动。”

“晚间有舞狮,杂技表演,咱们也可以去逛逛,买些小玩意儿。”

说完一家子拖家带口的就准备去逛街。

端午的夜市果然比平时热闹得不止一点。

苏苏今日是女孩子装扮,孟时鸣没有离她们几人太远,主要之前就是人多两兄妹才受歹人所害,所以他留了心眼,离着几个女孩子不远不近的距离,有什么危险也好保护他们。

苏安也跟在几个女孩后面,孟时月最是新奇:“这里好些玩意儿我们那地方都没有,不过我们那有一家小摊子炸豆腐可好吃了,等我爹娘来接我们我把你们都带上,去我家玩一段时间。”

“好呀,我也只来过县城,其他地方也没去过呢!”

苏苏兴趣很浓。

不管在哪个年代,总是想多出去走走看看,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张氏几个年纪大的便没跟几个半大孩子凑热闹,只去临街商铺看看胭脂,挑挑饰,不论哪个年纪,对饰总是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