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手工肉丸 (第1页)

作者:大城市的折耳根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第二日苏苏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没办法,最近都起太早了,今日索性就偷懒睡个懒觉。

家里的事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家里人都心疼苏苏小小年纪要操心家里一堆事,好不容易看她睡个懒觉就都没去叫她。

苏苏起床后元阿奶盛了粥跟小菜,苏苏简单吃了早午饭便准备带着晴雨出门。

苏璃见状忙道:“小妹,我跟你一道去,顺便去布庄看看,买几匹布回来给你做几身像样的衣裳!”

苏苏一想也是,家里人搬来县城都没置办几身像样的衣裳,家里的伙计也没有统一的服饰。

布庄里有做好的成衣,不过不如自己买布料回来做划算,还好家里的女眷除了苏苏都是会针线活的,做衣服秋姨元阿奶针线活更是出神入化。

今日苏苏便没穿男装,回屋找了件以前张氏给做的鹅黄色细棉布面料的裙子穿上。

苏璃又拉着苏苏坐在镜子前给梳了个垂挂鬓,刚好符合苏苏这个年纪,鹅黄色衣裙衬肤色,看着苏苏冰雪可爱,苏璃忍不住又捏了捏苏苏的小脸蛋。

家里赚到的银票苏苏都是放在公中的钱匣子里,谁要置办东西跟江叔说一声,江叔把账记好就成。

昨日刚卖了鲜香粉收了九百两,前段日子除去投资成本,不算店内收入,银票也还剩个四百两,算起来钱匣子里的银票还有一千三百两。

苏苏拿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准备去布庄来个大采购。

收拾妥当苏苏苏璃便带着晴云晴雨一起出门了。

清河县布庄有很多家,只不过口碑比较好的便是吉云布庄,也就是每日都在苏记食铺订早食的赵员外家。

今日四人想着四处逛逛便没有让苏壮赶牛车,几人步行至布庄仔细挑选起来,家里人都要做衣服。

大梁朝的布料,是中国古代衣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时人们服饰装扮的重要材料。

大梁朝布料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棉布、麻布、丝绸和毛织物。

其中最为普遍的便是棉布,其又可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和四等;

麻布也有高、中、低三类;丝绸布以它的印花而着称,分为上中下三等。

毛织物则可分为羊毛、兔毛、驼毛、猪毛等等。

古代布料也用不同的等级来表述质量。

比如棉布,一等布一般都是宫廷贵族所配,用料上乘,柔软而有光泽;

二等布则半斤六两的细棉,做工精细而且有弹性;

三等布则以比较轻的棉料为主;

最后一等便是四等布,由五斤三两的轻棉布组成。

丝绸布则更加的讲究,以上等为最上等,具有多彩的图案、精细的上色、柔和的光泽;

中等布一般也由精梳丝洗细纯棉组合而成;

而相对低等的则由梳里面薄里上加工而成,轻薄、弱细、柔软,是针织制品便宜廉价的布料。

布料的等级按照不同的标准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原料的质量以及做工的精细程度。

而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拥有一件上等的精美布料更能展示出他们的身份地位。

吉云布庄品种丰富,花色鲜艳的,朴素的,应有尽有。

还好大梁朝没有像别的朝代规定什么颜色不能穿,这个朝代的好处就是没有那么多男女大防。

也没有商人地位低贱的规定不能穿绫罗绸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