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穿越民国之我在东北当胡子 > 第125章 大胆谋划谨慎行事

第125章 大胆谋划谨慎行事 (第2页)

作者:醉人的好酒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张海鹏不解的问道。

“这个好办,长官您就不要费心了,这件事我来安排,交给下面人运作就行,您就调兵遣将,全力围剿周泰安那伙儿贼人就行。”

副官志得意满的说道。

“好,如果这件事圆满解决,你大功一件。”

张海鹏大喜过望,高兴的直拍巴掌。

张海鹏副官的眼睛还是很毒的,他们嘴里说的共产党,还真就是,只不过这几个不幸被俘虏的人都很硬挺,无论奉系军阀怎么刑讯逼供,都撬不开他们的嘴,官司已经移交到了法院,等待安个罪名然后处理掉。

前面咱们不是说过奉系军阀为了保证逐鹿中原成功性,不惜花费重金在黑龙江北安,吉林白城两地开设兵工厂的事情吗!

这件事儿共产组织掺与进来,为了不让军阀武装增强,而使北伐困难重重,他们曾经派人想要阻挠工厂建设,不过北安那里因为周泰安的意外参与,并且说服了双方,这才让兵工厂的建成没有受到破坏。

不过白城这里就没那么幸运了,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们也很有能量,居然组织了一批死士,愣是用炸药将那些从奉天总厂运来的设备炸的粉碎,连同几个武器专家一同上了天,这么一来,白城这个兵工厂的事情就算是泡汤了,张海鹏震怒之余,开始大力清剿可疑分子,这几个被抓到的人员就是负责外围活动的共党人员,尽管他们还没拿到真凭实据,但宁可错杀也绝不会放过了,毕竟兵工厂遭到破坏的事情总要有人背锅不是吗?

张海鹏和副官商量好了对策,心里的压力顿时减少一大半,精气神立刻恢复过来,当即开始招呼手下将官,准备对江东的周泰安一伙儿人马进行迎头痛击。

镇赉团已经完蛋了,不过张海鹏并不十分肉疼,这年头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要权力官位还在,不愁没有人马招收,区区一个团而已,根本谈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估摸了一下对方的实力,这次张海鹏不敢大意了,一下子就派出去一个步兵旅,隶属洮南奉系正规军,旅长霍啸天,部队整装完毕后,立刻雄赳赳,气昂昂的开赴松花江东岸。

就在张海鹏厉兵秣马准备投入战斗的同时,在他辖区的白城,镇赉,大安,乾安一带的乡镇里,忽然多了一些乞丐,或者是卖针头线脑的小商贩,他们挑筐担担,走街串巷,丝毫都不引人注意,没有人现他们对自己的买卖其实并不怎么在意亏赚,一双耳目却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似乎在防备什么。

没错,这就是周泰安派出来执行侦查任务的战士,黑皮的侦察排负责钻进敌人的肚子里,时刻关注敌方调兵遣将的动向,这些侦查员都曾经是胡子出身,插千打蔓的活计都是熟能生巧,经过乔装打扮,没有人会轻易察觉他们的存在。

霍啸天的队伍是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出的,此时街道上还没有行人,之所以这个时间开拔,也是为了不走漏风声考虑,这时间正常人都在睡觉,根本无暇看热闹,但凡街面上有人探头探脑,那非奸即盗,霍啸天是最后一个出城的,他在队伍后面压轴,望着自己的部队全部在城门口处消失不见,他才在健壮的蒙古马上微微侧过身子,满脸微笑着同后面几个送行的同僚抱拳告辞,一双鹰隼般的目光却不经意的向四处扫视一圈,随即暗暗舒了口气,他并没有觉任何异常。

霍啸天是个老行伍了,为人机警善战,他其实并没有任何怀疑,只不过是一种下意识的防备而已,看到一切正常,这才拍马去追队伍去了。

城门口处的一个大车店,门口的拴马桩旁的一堆稻草突然动了起来,一个邋遢不已的流浪汉从里面小心翼翼的钻出来,揉着眼睛上的眼屎打着哈欠,随手摸起自己那个破烂缺口的饭碗,一瘸一拐的也向城门处走去。

“花子,转了性了?这么早就出去要饭啊?”

刚要关闭城门的守城大兵看到乞丐,嘻嘻哈哈的打趣道。

“早起的鸟有虫吃!

昨天就没吃饱,今天王家楼子的王大户娶儿媳妇儿,不早点去,恐怕那些喜钱和赏赐都被别人抢光了,到时候连点折箩都捞不着,早点去占地方。”

乞丐傻呵呵的憨笑着,大兵没有阻拦他,直到他出了城这才重新关闭城门回去睡回笼觉。

乞丐出了城,走了一段距离之后,看看远处蜿蜒曲折的行军队伍,立刻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双眼不再呆滞直,此时竟然炯炯有神,他快步向前方的一个坟茔地跑去,在那里找到一个新起的坟头,飞快的将泥土扒开,硬生生从里面拖出一个被毛毯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看起来相当沉重。

乞丐七手八脚解开毛毯,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在朝阳下着幽幽的光泽。

这个乞丐不是别人,正是自卫团的侦查排长黑皮,就看到他将摩托车支好,检查了一下状态,然后跨上去开始动机器,只是两圈脚蹬子踩下来,摩托车就突突的着了火,黑皮再不迟疑,一拧油门,摩托车出低沉的咆哮,一溜烟的窜出去,和霍啸天那支部队呈等边型接近,然后越,最终一骑绝尘消失在地平线尽头……

此时的周泰安,一面做好战斗的准备,一面着手进行占领地的改造,一如既往,想要在吉林站稳脚跟,必须得到当地群众的真心支持才行,而让万众一心的办法当然还是土地改革,这是一个被各个朝代玩烂了的招数,屡试不爽,无他,只因为中国的百姓太依赖土地生存了,土地是一个人的希望,也是一家人生存的根本。

周泰安虽然胃口很大,但他并不绝对乐观,没有一上手就大肆的,全方位的进行土改,大敌当前,鹿死谁手还很难说,眼下条件还不允许自卫团有太大的动作,只是着重进行宣传,用工作队的形式在城镇,乡村进行演讲,宣传接下来对土地重新分配的计划。

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虽然更直接,但周泰安不想那么干,不管什么时候,中国都是以农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那些富户乡绅里,虽然也有类似田瘸子一样的恶人,但大多数的地主其实并不算穷凶极恶,泯灭人性,他们的家产也很少有靠着坑蒙拐骗而来的,有的人家是靠省吃俭用,硬生生从肚皮里攒下来的,有的人也是在外面做生意或者靠玩命儿挣来钱财,回乡置地置物,获得衣食无忧的生活,可能这些地主富户们对长工佃户们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盘剥,但总的来说罪不至死。

这些地主富户们应当说是目前农村里的精英阶层,他们不但眼界开阔,更是经济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将这个阶层连根拔除,对社会并不是一件好事,周泰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甄别,只有那些平日里坏事儿干尽,民愤极大的人才被录入黑名单,大多数都是可以团结拉拢的。

富户乡绅加地主老财一一登记造册,然后就是各级乡镇村屯的政府部门,同样,凡是没有民愤的,平日比较亲民者全部留用,对自卫团心怀不忿,平时飞扬跋扈者一律开除公职,永不录用,在从留下来的人员里挑选有担当,胆子大的填补空缺,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整个江东占领区的政府面貌焕然一新。

高潮部分依然是公审大会,本着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行事风格,周泰安在各地大会小会不断,将黑名单上那些害群之马绑上主席台,让民众当场揭露他们犯下的罪恶,然后代表民意就地处决。

所谓万众一心,不过就是有一种共同的利益将所有人拴在一起而已,这些底层人民被欺负压榨的早就喘不过气来了,大家都在盼望着有出头一日,哪怕不能改变自己穷困潦倒的生存环境,单单是出了心中一口恶气也是好的,此时机会来临,没有人会迟疑,周泰安命令战士,就算那些罪大恶极者行刑时也要让百姓动手,手刃仇人的快感那是痛快淋漓的,无法取代的。

战士们把步枪压弹上膛,然后交给报仇者,枪口抵近罪犯的脑袋,一枪一个。

场面有点血腥,不过更浓重的是蓬勃的气氛,压抑太久的爆如此让人沉迷,民众们如同过年般欢欣,他们却不知道,自卫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才真正让他们体会到,什么叫幸福的找不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