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西风颂 (第1页)

作者:手抓饭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是苏均第二次“写”

现代诗,要知道苏均的第一次现代诗还是在蒙德的时候“写”

的西贝的《路人》,那一次反响很棒。

“哦,狂野的西风,秋之生命的气息……”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犹如精魂飞遁远离法师长吟……”

纪芳念着上面的文字,大少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

他看的目光比纪芳读要快的多,等大少爷看完纪芳还在念着,只是她原本平静且毫无感情的声音变得起伏,隐隐间似乎变得有些激扬。

大少爷笑着将手中的诗交给纪芳,而纪芳也是接过不再凑在大少爷身边念诵,她站起来双手捏着诗放在眼前,像起舞一样来回踱步,口中抑扬顿挫。

“我开始好奇……你的新书了……”

看向眼神有些复杂,犹豫再三大少爷还是轻声开口。

苏均也明白他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作品才能配得上这诗当做它的开幕式呢?

而对于这个问题苏均只是笑了笑,没有认同他的说法。

“这不是开幕式,是它的另一个结局……”

“另一个结局?”

大少爷当然不会知道苏均是什么意思,毕竟他可没有看过《巴黎圣母院》,而且《蒙德教堂》也没问世。

苏均撑着下巴,眼中看着纪芳的“表演”

,心中思索着。

说实话,一开始的苏均是并没有想到用《西风颂》当做《巴黎圣母院》(《蒙德教堂》)的宣传诗的,因为他压根就没记起来这诗。

直到在想“世界八大奇迹”

评语的时候,了解西风大教堂历史的他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这诗中最出名的一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于是,苏均这才记起这诗,英国诗人雪莱笔下最富盛名的抒情短诗,自然界和人世间的狂风暴雨一同诞生在他的笔下,倾泻为激昂慷慨的歌。

而为什么要用这诗宣传《巴黎圣母院》(《蒙德教堂》)呢?这就不得不谈到玻西·比希·雪莱和维克多·雨果的关系。

额,他们其实并没有关系,硬要说的话他们都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但在苏均眼中,《西风颂》和《巴黎圣母院》(《蒙德教堂》)要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

《巴黎圣母院》是为了叙说“命运”

一语而写作的,维克多·雨果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

无论是克洛德,还是卡西莫多,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他们内心的分裂、冲突,反映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冲突,终于导致悲剧中一切人物统统牺牲的惨烈结局。

简单来说就是维克多·雨果笔下压迫下的冲突和反抗是一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

但雪莱不一样,同样是黑暗的制度压迫,《西风颂》表达的是雪莱自身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当时社会革命终将胜利和光明未来的热切希望和坚定信念。

这太巧了,不是吗?

蒙德曾在旧贵族的压迫下变成一座黑暗之都,可是西风到底是带来了光明。

所以苏均想告诉大家的是《巴黎圣母院》(《蒙德教堂》)并不是一出彻彻底底的悲剧,正如《西风颂》中最出名的那一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对此,苏均更乐意将《西风颂》当成是《巴黎圣母院》(《蒙德教堂》)的另一个结局,或者说续集,只是现在苏均把它放到了前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