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第1页)

作者:顾四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那皇上近来心情应该不错。”

姜恒想想,以雍正帝的性格,创立了审计办,更方便的追账审账,谁都不能从他国库平白挖钱,肯定是件快事。

  秋雪听主子这么说,反而停了针线,有些迷惑道:“但听小6子听洒扫太监们说,每天都有大臣们在养心殿门口跪着请罚。”

  “万岁爷要是心情好,应该不罚大臣们了吧。”

秋雪又想起一事,坐的更近些悄悄道:“奴婢听尚衣监的一位姑姑听她干儿子说,这两日连廉亲王都受了皇上责骂,听说顶着大太阳在养心殿外头跪着呢。”

  姜恒搁翻页,取镇纸压住,继续提抄书:唉,人都说无愁不成父子,到了雍正帝这儿,真是无愁不成兄弟……等等,姜恒忽然想起,雍正帝跟自己儿子好像关系也不好,弘时就被他亲自开除出了儿子名额。

  在人缘上头,雍正帝似乎有点天煞孤星的命格了。

  正想着,外头秋霜闪身进来:“主子主子,周答应出门了,奴婢请长街上小太监帮着看了看,说她直往东六宫去啦。”

语气欢快像是过大年。

  姜恒精神一振。

  “皇兄,让廉亲王起来吧。”

  皇上抬头蹙眉:“十三弟,连你也觉得朕对老八太严苛了?”

  怡亲王连忙摇头否认:“臣弟不是为了廉亲王,是为了皇兄您。”

十三爷特意把称呼亲疏咬的清楚,再像皇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廉亲王有错当罚,但他昨日已在养心殿前跪了三个时辰,今日再来跪着,朝臣们来来往往看着……而且外头都知道,廉亲王最近身体抱恙……”

  皇上的声音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装腔作势!”

  雍正帝是真的气着了:他都经历过生死的人了,但还是叫老八气的头晕脑胀的。

  这世上有的人,偏生就是这么能惹人生气。

  廉亲王是个能力很强的人,这点朝野公认,连皇上都是肯定的。但自打皇上登基以来,廉亲王就屡屡犯错,犯的还都是恰好的错——既不会大到伤筋动骨,又不会小到让人忽视。

  皇上当着朝臣一问责,或者说皇上还没有责怪,只是问询,廉亲王就先跪了,低眉顺眼:“臣弟有罪,万死难辞。”

然后异常瑟缩畏惧,叩请罪。

  说来王爷们都是人中龙凤一样的人物,在《信妃录》里更是如此。廉亲王的容貌也没说的,生的非常斯文俊秀,观之异常可亲——不然以他的出身,也不会从青少年起就有朝臣不断向他靠拢。

  故而每回他这样低头顺从,过于谦卑的认错,落在朝臣们眼里,心里都不由感慨:唉,廉亲王真是可怜,皇上又在为一点小事苛责他了。

  哪怕皇上还什么都没说,但皇上那种冰冷无边的炼狱气势,对照下头廉亲王惨白俊秀又可亲柔和的脸,那真是比皇上言语直接骂他还要铁证如山。

  皇上自有情报来源,很快风闻,朝野上下对廉亲王都很是同情,觉得自己对待手足不宽不仁。

  要是让姜恒来形容皇上的心情,那就是大女主遇上绿茶女的憋屈。

  皇上是那种坚韧如松的大女主,凡事靠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咬碎牙齿自己吞,就算难受的不行也要背着所有人才肯暗夜中吐一口血的独立女主;但廉亲王就是那种外表柔弱可亲,明明自个儿犯了错,但只要他抢先过分指责自己,旁人就会生出同情的绿茶。

  朝臣们就是分不清绿茶的蠢直男们。

  昨儿廉亲王又犯了一错,将秋收时皇帝祭天的典仪写少了两项流程,要不是皇上看了一遍,差点就拿去礼部照办了,只怕礼部还会以为皇上主动简约。

  皇上自然火了,在朝上把折子扔给廉亲王:“你从十四岁大婚开始办差,内务府待过十年,礼部待过五年,这样的事儿也会办错,可见存心不敬!”

  廉亲王一句不辩,近日愈清减消瘦的脸儿变得煞白,立刻跪了:“臣有罪,臣该死。但臣再不敢对主子爷不敬,请万岁爷恕臣疏忽之罪!”

说的急了还似乎呛到了气儿,连连咳喘起来,憋得脸又通红。

  旁边老九老十立马也跟着跪了求情,一个瞪眼睛:“皇上,八哥这些日子身体不好,精神不济难免出错,请皇上恕罪。”

  一个阴阳怪气跟着求情“皇上若再罚,臣弟愿替。”

  给雍正帝气的,真是时隔一世,老八他们还是这么讨厌!

  老九老十要替,他偏不让,朝臣们说他对廉亲王苛责,他也不准备妄担虚名,朕就苛刻了怎么着吧,你愿意装这个恭敬样,一副逆来顺受认罚的样儿,就恭敬去养心殿门口跪着去吧!

  而且这一跪,皇上就要求廉亲王持之以恒,连跪三天,每到太阳落山才让他回去。

  眼见皇上犯了拗,张廷玉等人面面相觑心道不好:皇帝罚臣子,有罪当罚,但这样连着几天不算完的,传出去可不好听啊。

  他们不敢劝,依旧推出了万能的怡亲王。

  十三爷不能不来劝,他心里明镜似的,也知道八哥是在故意气人,也知道四哥是跟他拧上了,豁出去名声不要,也要廉亲王结结实实受一场罪,治治他的绿茶毛病。

  可……他看不下去皇上拿自己名声去拗。

  在怡亲王眼里,皇上是最好的皇上,也是最好的兄长。他可看不下去有人传皇上苛待手足。

  于是怡亲王火救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