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第1页)

作者:顾四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加冰的茉莉柠檬啵啵茶,三分糖,是姜恒前世最喜欢的夏日饮料。这会子当然没有啵啵,姜恒就从膳房要了一点做的筋道的凉粉冻代替了。

  柠檬的清爽口,是夏日里别的水果都不能替代的,加上清凉凉的冰冻,沁人心脾。

  见皇上喝了半盏才放下,姜恒就自觉去拿柠檬茶的配方:专业打工人,不能等领导开口要,该送上的要直接送。

  “这是臣妾试着调的几款茶,皇上见多识广,给臣妾指点一二吧。”

  皇上伸手接过茶方。与其说是茶方,不如说是试验日记,是厚厚一本。

  茉莉枸橼冻茶:

  “第一泡:绿茶三分,晾干茉莉花半分,枸橼(干)三分,白糖三分,凉粉粉冻一平勺(注:不能久泡,可不加)。”

后面记录着味道:“茉莉花香稍淡,干枸橼片味不足。”

  “第二泡:绿茶三分,晾干茉莉花一分,枸橼(鲜片)三分,白糖三分——鲜片压榨后酸苦味太重。”

  ……

  皇上就这样翻下去,看到她已经记录了七八页,其中她觉得味道最好的茶方配比,就用朱圈了出来。

  现有的除了茉莉枸橼冻茶外,还有白桃乌龙冻茶、鲜橙苹果冻茶等好几样。

  皇上看了,忽觉她这做法跟自己有些像,凡事喜欢尽善尽美,且是个持之以恒不嫌麻烦的性子。

  姜恒在旁道:“世人口味都不一样,臣妾想着,有人嗜甜,有人爱酸。皇上将方子带回去,尽可以让御茶房的人再对着皇上的口味调去。”

  皇上奇道:“你写了这样久,朕就带走了,你不可惜?”

  姜恒笑眯眯:“皇上只管拿走,这些方子臣妾这儿都会写两次,一份日常放在手边用,一份就锁在固定柜子里,一本没了,总有另一本。”

文件备份一向是她的习惯。备份过程也是练字过程。

  皇上不期一个姑娘家,竟然会有重要文件备份的习惯。

  这是他自少年念书起就有的习惯:皇阿玛吩咐写的节略、文章等要紧墨,他都至少备足两份,以防万一。

  “这习惯倒好。”

皇上表扬信贵人,就相当于无形中表扬自己了。

  见信贵人再次对自己甜笑满颊,皇上就点头:嗯,这不是自个儿错觉,今儿她笑得就是比平时多。

  莫不是朕喜欢她调的沐膏和茶,她就这般高兴?

  而且毫不犹豫也毫不藏私的就将所有方子都奉上来,其心可叹。并不似有的妃嫔,宫里小厨房做出鲜花样的点心小菜来,就藏着掖着怕露出来,只盼这鲜东西能引得皇上多来。

  倒真是对朕用心良苦。

  姜恒不知道皇上在自我攻略,她只是心情灿烂所以笑容更多:好耶,皇上不再是《信妃录》前期那个对年贵妃一往情深的皇帝了。看他近来的举动,明显是对这里的年贵妃做派不怎么喜欢,这代表着她不需要在前期苟血低调,力求避开年贵妃的锋芒。

  反而可以在大老板跟前大大方方刷好感度,力求升职加薪。

  未来的职业道路,当真是平坦了很多啊。

  第3o章截胡

  皇上进屋,姜恒跟进来时,就想到了房子。

  如今的永和宫,她住的是后殿一字型的正屋。虽是正屋,却也只有三间房舍,算是个两室一厅,姜恒就简单分了客厅、餐厅和卧室——日常摆膳的是西厢房,睡觉和看书写字的是东厢房,两者隔着一间主厅,免得食物的味道熏染到书籍和床榻。

  前殿可是有五间大房子的,她每回路过前殿,都会先想一下,自己搬到大房子里去怎么安排。起码书房就可以单独隔出来了。

  想想就是件愉快的事情。

  争取尽早升职,入住大豪斯。

  皇上看着她的笑脸,一时升起几分想留下的念头。

  不过很快皇上就清醒地想起了自己养心殿还堆着半人高的密折。这是谁都不能替代的工作,只能他自己回去慢慢干。

  从康熙帝起,折子就分为两种:一种是朝臣公开上折,这类折子不但皇帝自己能看,经手折子的内和六部官员都可观阅,共同研讨;还有一种就是直接给皇帝上的密折了,是一个带锁的匣子直达御前,除了写折人与皇帝,谁也不知道里头内容——非常方便告密,用来避免山高皇帝远,皇上被地方官员欺上瞒下。

  毕竟官员都是要混官场吃饭的,公开实名举报的话,很多人没有勇气,生怕将来被报复,基本也就默默同流合污了。

  有了密折,私下能直接跟皇帝举报不法事,就方便多了,密折在某些程度上也相当于证人保护制度。

  拥有密折权的人越多,可以说皇帝能知道的天下事儿就越多。

  只是这密折有一弊端,就是需皇帝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亲自批复,不像普通折子一样,可以送到内让其余大臣帮着先批然后拟出处理意见,皇上可以省事儿。

  因此先帝爷的时候,有密折权的人并不多,只有几十个官员得此殊荣,属于大清的稀有物种。

  到了雍正帝,就觉得人数不够了:只有几十个人能秘奏?若是这些人糊弄事呢,朕岂不是还是闭目塞听。来,朕给你们扩编一下。

  这一扩,就扩成了一千多人。保证密折权覆盖全国范围,各省州甚至个别县级官员都拥有‘秘密举报不法事’的密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