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第1页)

作者:顾四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两人虽不敢抬头直视,但眼角也看得见信贵人眉眼带笑,观其面相就不是难相处的主子,于是脸上也都堆满了笑容:“以后贵人若有吩咐,只管打宫里人过去。”

  姜恒对秋雪颔,秋雪就递上两份装着金锞子的荷包。

  两人谢恩告退。

  不多时,秋露就拿了两个果篮进来,一个鲜果篮,蜜瓜、枇杷、青桃、杏子等时令水果摆的满当当,另一个则是干果篮,各色瓜子花生不必说,还有一大包亮油油的东北大松子。

  “回主子,这是南果房刚送来的。”

  姜恒一见这两个大果篮,就感叹道:“这倒是个肥差。”

  秋雪接口道:“可不是吗。果子不比旁的东西,是极易磕碰腐坏的,就算再好的果子,搁上十天半个月也失了水灵不能奉给主子们——这里头的耗损,还不是他们怎么报怎么是。”

  反正主子们也不会吃品相不佳的果子,南果房的太监们都用各色果子做人情,只要不碰那些极珍贵的贡品果子,旁的都没有人管。

  姜恒点头:“这就是荒旱三年,也饿不死厨子的道理了。”

  秋霜下去洗桃杏,秋雪就压低了声音对姜恒道:“先帝爷时候的南果房侍监,并不是这胡晓顺,这位还是万岁爷登基后才被提上来的。都说他跟苏公公有香火情,才得了这个肥差。”

  这宫里姓苏的太监不知有多少,但让人称一句苏公公的,也就只有苏培盛了。

  这胡晓顺确实是苏培盛的人,当年四爷还没出宫开府建牙的时候,这胡晓顺是膳房的小太监,就很巴结跟着四阿哥的苏培盛。

  如今巴结都获得了回报。

  在永和宫入住嫔妃后,胡晓顺也忙赶着就来请教苏培盛,这位信贵人的来历,以及他该怎么做,要不要提前巴结一二。

  他偷摸去寻的时候,苏培盛正好奉命去库房取那只芙蓉冻石鼎,于是就带着胡晓顺一起去了,指着那鼎道:“其余人的陈设,都是内务府的份例,只有信贵人那里,是皇上特意吩咐了,寻出这件东西来送她。你说你该不该去请安吧。”

  胡小顺看着有些幽暗的库房里头,晶莹剔透的一只芙蓉冻石鼎,散着清丽的柔光,明明是器物,却是美如佳人含羞带怯的脸庞。

  他立刻就明白了。

  又因信贵人到底不是主位,他不好当日就上门,就按捺着等了两天,才拉上茶库的管事一并上门请安,并借此送上大果篮,向信贵人展露自己像蜜瓜一样的善意。

  而跟着皇上一晚上转足三个宫殿的经历,对苏培盛来说,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皇上是江水,他就是那春鸭。

  他是太监不错,可他被割掉的又不是脑子和感情。苏培盛跟着皇上那么多年,皇上的举动他很熟悉,神色更是熟悉。

  苏培盛从没见过皇上对贵妃那样的冷淡和不快,而皇上昨夜明明那么恼火,却在见了信贵人后渐渐气平,甚至后来还笑了。

  他有种预感,后宫的天儿要变了。

  姜恒在宫中收大号果篮时,她的阿玛瓜尔佳观保,正穿着石青官服,肃容站在乾清宫前的影壁下头,等着里头皇上的召见。

  其实这在乾清宫跟前候旨,还是先皇康熙帝在位时候比较多。

  当今登基后,就搬到了养心殿去。一般会见机要大臣也都是在养心殿外书房。

  因派治河官员团队出京是大事,皇上也就特意挪到乾清宫来:这里地方大,方便一下子会见所有涉及官丁。

  当然在这儿之前,皇上要先单独召见下自家十四弟和此次治河总督观保。

  观保站在影壁的影子下。

  乾清宫足有十几米高,就连他站的这个影壁,都足有十米高,单壁心上的琉璃花就足有一人高。

  站在这样的宫殿前头,才会让人更真切的体会到皇帝的至高无上,以及自身的渺小。

  观保也不单是站在这里,更在体会这种感觉。

  在外,他是一旗的都统,是家世显赫的官员,是瓜尔佳氏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在这里,他总能感到自己的渺小。乾清宫里面坐的是天下人的主子爷,一言可定他的生死,不,还有他一家子一族的生死。

  这能提醒他永远保持敬畏之心,保持对皇帝的忠诚,不要被权势迷了眼睛,以为自己能够火中取栗。

  当今跟先帝不一样,叫观保来说,当今不但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那根本是眼睛里看见沙子都要立刻清扫了去。

  想到这儿,观保又有些愁。

  他想起了自己女儿,此时正在万岁爷的后宫里。

  观保有两个嫡子,一个嫡女,此外也有几个庶出的儿女。他属于标准封建世家官员,贤妻美妾,一世的追求是官位亨通,家族兴旺。后宅与子女之事都一应交给同样出身世家名门的夫人。

  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短呢,哪怕是生父,在感情上对孩子也不可能一碗水端平。但观保是个非常理智的人,并不按照个人喜好,而是按照儿子们的出身和个人特点,来为每个孩子安排人生道路。

  比如嫡长子,就要培养的能担家业的稳重与能干,比如庶子,再聪明也不会有继承一府家业的机会,他只会为他谋求个适当的官职,让他自己去闯荡。

  但女儿,与儿子又不同了。

  嫡女就这一个,夫妻感情又不错,俩人还是中年得女,当阿玛的难免私下里更偏疼些。尤其是女儿容貌出众性情乖巧,没有父亲会不喜欢这样的宝贝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