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第1页)

作者:顾四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秋雪和秋霜原本都准备一个去拿衣裳,一个去拿铜斗准备熨烫了,一听这话,又都停下看着姜恒。

  姜恒道:“皇上已经近一个月没有见贵妃了,贵妃却也没求见。”

  除去皇上在圆明园的十天,皇上也有小二十天在宫里,甚至去过后宫见了两回皇后,却没有召见贵妃。

  贵妃是可以求见面圣的,但她却一直硬生生忍住了。

  圣宠在这后宫,就像是奢侈品包,锦衣夜行有什么意思,若要有了,必然要‘好包用在关键场合’,就像好钢用在刀刃上。

  “今日就是个贵妃求见的好日子。”

  有什么比人都出了储秀宫等着翻牌子的时候,皇上却去了贵妃处,更能彰显贵妃的地位呢?

  第23章剧情线偏离

  按照剧情线走,贵妃会在这夜求见皇上。

  贵妃得宠,很少需要主动求见皇上,正因如此,她一秉事求见,皇上就不会驳回。

  之前储秀宫内剧情生的变动,总给姜恒一种古怪感。正好看看今夜要紧的剧情点,会不会如常走下去。

  秋雪秋霜在听到姜恒推断贵妃要求见皇上后,都是一整个泄气,可见众人对贵妃得宠程度的公认,觉得贵妃求见必无往不利。

  秋雪勉强振作:“总要先备好衣裳,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贵人的衣服上还有叠出来的褶子就不好了。”

  两人就依旧下去忙碌。

  屋里安静下来,姜恒正好独个儿写总结。

  这后宫,皇上就像最高,而且是那种持有全部股份,随时可以把任何员工踢走的□□式总裁。

  只是这位总裁要管的事儿太多了,天下都是他的,后宫只是小小的后勤分管部门。

  若是这样比喻,太后就像是后宫的名誉总裁,皇后则是实际的总经理人,贵妃则是大总裁偏爱的副总经理。

  “坚定大总裁的最高地位不动摇。”

皇上无论如何都是放在最前面的,这后宫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他。

  “服从后宫分管总裁和总经理的领导。”

太后和皇后的话要听。

  “搞好必要的职场关系。”

对她没有展露出恶意的同事,能面上过得去最好,大家还要在同一个宫闱中被关一辈子。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贵人也是手下有八个人的小组长,这些人头出了任何问题,都要记在她身上,要上心约束管理。每月还需要调配好自己份例里的物资,管好自己的小金库,不要入不敷出,更不能变得像红楼里的迎春那样,自己的金凤儿被奶娘拿走去赌博,还不吭声也不管事。

  “目前面临的最大工作挑战:部分上司的小鞋,部分同期同事因竞争产生的恶意,灵活应对,切勿成为职场霸凌的对象。”

  姜恒写完后,又安静看了一会儿,才带着两分不舍把‘工作计划’搁到冒着青烟的小香炉里去,看它逐渐变成细灰。入乡随俗,为了自身安全,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写工作条陈了。

  这日天气还不错,隔着半透明的明瓦窗,姜恒能看到秋雪带着宫人,将衣裳、衣料、被褥等搬出来晾晒的身影,忙的热火朝天。

  这一忙,就忙到了晚膳时分——这个点都过了养心殿翻牌子的时辰,秋雪却还是不抛弃不放弃,安慰姜恒道:“万岁爷忙于政务,也有夜里才宣嫔妃的例,贵人再等等。”

  为此,姜恒的晚膳就非常之寡淡。

  晚膳后,秋雪也没闲着,紧张地看着姜恒的头和妆容,而秋霜则守着挂在外间的衣裳,虽说这一天已经围着它检查了好几遍,但此时仍然在复检,生恐有一丝线头和褶子。

  剩下的秋雾秋露也没闲着,早在妆台处准备好了头面,用细绒布小心擦了许多遍。

  姜恒却知皇上这个点没翻牌子,应当就是走剧情线了。就很想对秋雪等人说:别整了,洗洗睡吧。

  不过看众人这架势,她要立刻躺下入睡,似乎有点没心没肺,何况跟她同住一宫的周答应那边也是灯火通明,显然也在候着。

  于是姜恒摊开《东坡志林》边抄边练字,心里却已经想到了东坡肉。

  从东坡肉想到了晚膳的素春卷,这时候青菜水灵,甭管小炒还是做馅料,都很有滋味。只是炸春卷多少有些油,姜恒想起了糯米皮裹得透明春卷。

  想着春卷,姜恒忽然想起,似乎书中从没有提过,要把妃嫔去除衣物后,卷成个卷子抬进养心殿。想来作为一个言情文而不是一篇海棠文,穿着衣裳更方便谈情。

  姜恒旁敲侧击问了一下秋雪,果然,这里没有把人变成肉卷子的传统。所以妃嫔们格外注重去侍寝的衣裳打扮,总得让皇上赏心悦目才行。

  等待侍驾的过程,是连水都不能多喝的。

  真是,折磨人啊。

  姜恒想起之前看红楼里,有元春省亲的一段:贾府上下从前一天晚上就没睡,大早上起来男女俱是按品站着迎候,结果元春到了晚上才姗姗来迟。

  估计那一日,贾府上下人,也是吃喝不宁。那还只是迎接一位贵妃。

  姜恒现在无比盼望,这里的贵妃赶紧力,把皇上请走,还大家一个清白加轻松的夜晚。

  加班可以,但这种无效加班最是折磨。

  永和宫里,属于姜恒的这三间屋里,共有两座钟。

  一个是放在正中屋里的一人高落地钟,也是跟家具一色的松木壳。一个则是放在居住的东厢房,是座很别致的半人高座钟,表面鎏金纹着半面圣母像,底下是一根配套的罗马柱一样的底座,显然是纯纯舶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