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第1页)

作者:暮兰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睡莲忙吩咐采菱将蒙顶甘露茶包了半斤给青莲。

  青莲连连推辞,&1dquo;这怎么好意思呢,你且留着自己喝就是。”

  &1dquo;绿茶我很少喝,平日里喝的都是红茶,白搁在我这里,好好的茶叶都放陈了。”睡莲将茶包往青莲怀里一塞,此时朱砂取了一个剔红芙蓉花长条匣子来,睡莲接了,递给青莲,说,&1dquo;里面是我在成都老宅时,自己做的薛涛笺,给姐姐写诗玩儿。”

  &1dquo;你自己做的?”青莲兴致勃勃的打开木匣,刚揭开盖子,就闻到一股芙蓉花的清香,但见手掌厚的一摞深红色的书签静静躺在匣子里,青莲翘着小指,轻轻捻起一张,赞叹道:&1dquo;和市面上卖的截然不同,真真的精致,我那里舍得用它来写字呢。”

  睡莲说,&1dquo;这是我用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捣成浆做的纸张,用芙蓉花汁染的颜色,市面上卖的薛涛笺那里费这样的功夫呢。”

  青莲眼中无限艳羡,&1dquo;妹妹在成都真是过得如闲云野鹤般,还能自己动手做这些雅致的东西,我们在京城里,竟出门都难的。”

  睡莲捂嘴笑,&1dquo;那里就闲云野鹤了?昨夜七婶娘教训说我这些年尽学了些精致的淘气,如今回了府里,就要好好收敛性子,向各位姐姐们请教学习呢。”

  两人喝着茶闲话了几句,待添饭准备在青莲杯中续第二道茶水时,青莲摇头阻止,起身站起笑辞,&1dquo;妹妹还要去各房回礼,我就不打扰了。”

  睡莲也没强留,命朱砂和添菜捧好匣子,换了大毛披风,&1dquo;我要去三姐姐那里一趟,恰好顺路,我们一起走吧。”

  两姐妹并行,一路有说有笑,从未冷场,在悠心院和华年居的分叉口时,青莲抱着手炉说,&1dquo;妹妹得了空去我院子里坐坐,你不是爱喝红茶么?姐姐我那里有陈年的普洱,汤色红亮,妹妹去尝尝。”

  睡莲谢了,姐妹告别。

  三小姐颜品莲的居所,取李商隐诗&1dquo;琴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之意,取名为华年居。

  昨晚一夜大雪,今日天气放晴,可华年居多竹,瑞雪压弯了竹竿,竟有遮天蔽日之感。

  所以睡莲行走在年华居的小径上,丝毫感觉不到阳光,深深然寒冷刺骨。

  闻得琴声渺渺,似乎是一《鸥鹭忘机》,是淡泊名利,高洁之意。

  行至厅堂门口,琴声放歇,穿着淡青夹棉比甲的丫鬟打起了门帘,笑道:&1dquo;九小姐到了,我们小姐在书房呢。”

  进了书房,品莲从紫檀独板雕西番莲下卷式琴案后面迎过来,书房烧着地龙火墙,温暖如春,品莲穿着玉白色驼绒袍子、雪青色百褶裙,松松用竹纹缎带挽着一个髻儿,半点饰皆无。

  睡莲暗惊:这那里是个即将及笄说亲的小姐,分明像在家带修行的女居士嘛!

  落座上茶,丫鬟捧着各色点心果子等物摆开,样样味道品相都比自己院子里好,睡莲想有母亲依仗就是不一样啊,若看不上公中的分例点心,可以差人另买,或者开小灶单做。

  昨夜品莲房里的管事妈妈送来的是一件象牙雕梵文香盒,睡莲给每位姐姐的回礼都一样——均是自制的一匣子薛涛笺。

  听闻品莲气质孤高,和诸位姐妹都不怎么来往,她又是莫夫人的女儿——这莫夫人和生母的死脱不了干系,生母离世时,这位三小姐已经开始懂事了,所以睡莲做好了冷遇的准备,打算稍坐一会,尽了礼数就起身告辞。

  可出乎意料,品莲居然很热情的接待了她,吩咐丫鬟搬来脚炉垫在睡莲脚下取暖,还命人换了睡莲手炉里的银霜炭,添上的。

  同父异母两姐妹坐在临窗大炕上,品莲亲自动手给睡莲冲泡功夫茶。

  品莲熟稔的一套焚香静气、叶嘉酬宾、火煮山泉、孟臣淋漓、乌龙入宫、悬壶高冲&he11ip;&he11ip;之后,紫砂jú瓣壶里的茶水正好够两个酒盅大小的杯子。

  品莲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姿态娴雅稳当,对着睡莲微微颌,&1dquo;九妹请用。”

  品莲这种托杯方式叫做&1dquo;三龙护鼎”,也叫做&1dquo;昭君出塞”,是打破隔膜、倾心交谈之意!

想想昭君出塞可不是为了和平,平息战争么?

  品莲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代表莫氏来向自己求和的?亦或是只是借着喝茶试探自己?毕竟她什么没说&he11ip;&he11ip;

  尽管脑子思绪万千,睡莲仍是从善如流的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和品莲一样来个&1dquo;昭君出塞”,先闻香识茶、而后&1dquo;喜逢甘霖”小啜一口,轻轻咽下&1dquo;苍龙入宫”,茶液从胸腹直入丹田。

  再啜一口,茶液聚于舌内,翻滚而下,如暖玉在口,泽润生香。

  最后一口将茶盅喝尽了,此乃&1dquo;香消玉殒”,轻轻将茶盅搁在茶盘上,这便是结束了。

  须知这茶一口是&1dquo;喝”,二口为&1dquo;喜”,三口是&1dquo;品”,到了第四口就是&1dquo;呕”了。

  稍不注意,就要被人耻笑了去。

  睡莲心中暗呼:姐喝的不是茶,也不是寂寞,姐是在战斗啊!

  撤了茶具,两人开始寒暄聊天,多半是品莲问,睡莲答话。

  譬如在成都老家住的习不习惯啦、族里有什么鲜事啦、听说你身子不好才去蜀地调养的,如今可还吃着药?有什么喜好啦、饮食上有什么忌口或者偏好?以后姐妹们长住在芙蕖苑,互相宴请也是常有的事情。

  睡莲拈无关紧要的一一答了,最后&1dquo;多谢三姐姐关心。”

  说了会子话,气氛渐渐淡下来,睡莲乘机告辞,品莲也没有挽留,说了些&1dquo;有空过来品茶”等场面话,将睡莲送出了书房。

  屋外脚步声渐渐远去,莫夫人从一架苏绣山水屏风后绕出来。